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三册P50。
教学目标:
1.知道米的含义,正确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实际长短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
4.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米尺、剪刀、绸带、胶带纸及标签纸若干。
学生:每个小组一把剪刀、一把米尺、一卷绸带,标签纸若干。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米”。
说说自己的身高。
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字:米。(板书课题:米)
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我们常用“米”作单位。
2.估计1米的长度。
(1)老师现在的身高是1.72米,谁知道是指从哪儿到哪儿的高度?
谁又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
(2)游戏:估计1米长。
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干脆来做个游戏。我们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红绸带慢慢地拉开,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拉开的红绸带,如果大家觉得拉开的红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赶决喊“停”。
(游戏活动)
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吗?怎么才能知道?
[对于“米”,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即学生的认识并非从“白纸”开始。教师从身高谈起,再让学生大胆地进行估计,从而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为有效学习做好准备。]
3.认识米尺。知道1米=100厘米。
为什么叫它为米尺呢?(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米尺为什么从0标到100呢,这是怎么回事?
板书:1米=100厘米
[根据“以学论教”的观点,教在学生需要教的地方,学生已经掌握的便不再细究。]
4.用米尺测量,在系列活动中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1)我们该怎样用米尺去测量红绸带的长度呢?谁来当小老师?
利用米尺得到了一条1米长的红绸带。
(2)如果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该怎么办呢?谁来帮我测量?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
小组合作,测量其中一个小朋友1米的高度。
交流并思考:标签离地面都是1米,那为什么有的标签贴在胸前,有的贴在脖子上,老师的却又贴在腰间呢?
[合作活动不仅仅是形式,鉴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合作经验不足,便适时地进行合作的指导与示范,故这里的合作是有序、有效的。同时,它又兼顾并重视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个体体验与个体思考。]
(4)张开双臂,估计两手指间的距离比1米长一些,还是短一些呢?
(小组活动后交流)
(5)每个小组在我们的教室里,任意选一件物体进行测量,看看这件物体从哪儿到哪儿正好是1米。
小组活动后交流汇报。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里,教材的呈现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大胆地进行了改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得本课的知识变成了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信息。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真实、有效的活动中感受与体悟着“1米”,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成功地建立了1米的长度概念,形成了1米实际长短的表象。]
5.利用初步形成的表象进行估计,深化1米的长度概念。
(1)估计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站几个人?
(横站、竖站两种方法)
思考:为什么同样大约是1米长的队伍,有的站3人,有的却站了5人?
(2)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呢?
请几个学生走一走。
思考:同样走1米,为什么每个人走的步数不一样呢?
同学们都想知道自己1米大约要走几步吗?那就请大家离开座位,都来走一走。
小组活动后交流。
[合理而恰当地利用现实的探究材料引发思考,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作用,共同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4/6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