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一般思路就是先要转化分率,然后才能解答。若采用倒数转化法来解答,既能巧妙地统一单位“1”,又可减少分率转化的繁琐计算,往往能出奇制胜,使思路清晰,解法简捷。现举几例如下:
例1 某电器厂男工占总人数的2/3,后来又招进20名女工,这时男工占总人数的6/11。这个厂原来有男、女工各多少名?
分析与解答:用一般方法的解题思路是,因为这个厂总人数前后有所变化,题中两个分率所涉及的单位“1”不统一,而男工人数前后没有变化,所以把男工人数看作单位“1”,再把前后两次的女工人数转化成占男工的分率,然后再求解。如果采用倒数法,立即可统一单位“1”,即原来工厂总人数占男工人数的5/3,后来工厂总人数占男工人数的11/6。则:
男工人数:20÷(11/6-5/3)=20÷1/6=120(名)
女工人数:120×5/3-120=80(名)
例2 电视机厂生产一批电视机,原计划3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4,实际多少天完成?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中的“30天”是原计划的工作时间,“1/4”所对应的单位“1”是原计划的工作效率,已知数量和已知分率不相对应,这就需要将某个条件进行转化。设这批电视机的台数为“1”,我们可以将“原计划30天完成”转化为“原计划每天完成这批电视机的1/30(即30的倒数,也就是工作效率)”。由题目条件可求出实际每天可以完成这批电视机的“1/30×(1+1/4)”,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求出实际工作的天数:
1÷[1/30×(1+1/4)]=24(天)。
例3 某人骑自行车往返甲、乙两地,返回时逆风,返回时的速度是去时的5/6,因此返回所花的时间比去时多24分钟。去时花了多少分钟?
分析与解答:这题的已知条件是往、返速度间的分率和往、返相差的时间,已知数量与已知分率不相对应。设甲、乙两地间的路程为“1”,当去时所花的时间为“1”时,去时的速度也应为“1”;返回时的速度是去时的5/6,返回所花的时间应是去时的“1÷5/6”(即5/6的倒数)。于是24分钟就相当于去时的“1÷5/6-1”,这样可求得去时花了:
24÷(1÷5/6-1)=120(分钟)。
例4 甲、乙两人从东村步行到西村,甲每小时行3.5千米,乙每小时行3.75千米,已知甲早出发1/4小时而又比乙晚到1/12小时。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将“甲每小时行3.5千米”转化为“甲每行1千米路要1/3.5小时”(即3.5的倒数),将“乙每小时行3.75千米”转化为“乙每行1千米路要1/3.75小时”(即3.75的倒数),由此要知每行1千米甲比乙多花“1/3.5-
1/3.75”小时。已知行完全程甲比乙共多花“1/4+1/12”小时,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可以求出两村之间的路程:
(1/4+1/12)÷(1/3.5-1/3.75)=17.5(千米)。
倒数转化法是一种特殊的思考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解题策略。在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并加以运用,不仅能将一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较容易地解答出来,达到变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而且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展学生解答较复杂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4/62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