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有“凤首、豹尾”之说,一节课亦如此。数学课的导入和结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使用好课始导入与结课,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都是有益的。课始的教学设计得好,就会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获得一举成功之效;课末的教学设计得好,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余音绕梁、引人深思之意境。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导入和结课,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艺术境界呢?
一、凤首——课伊始,趣已生
1.设计磁石般的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篇文章能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写出一个好的开头至关重要。同样,一节课能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精彩生动的导入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又像投石激浪,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例如,“时、分、秒的认识”一课教学导入的语言设计——说嫦娥和“嫦娥一号”。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月亮上面住着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吗?是不是真的有嫦娥和玉兔呢?为了更多地了解月球,我国发射了一颗卫星,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它是什么时候发射的?让我们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欣赏“嫦娥一号”发射的画面)
[点评:“认识时、分、秒”一课的教学,教师以“嫦娥一号”为素材创设教学情境,通过钟面表示“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2007年10月24日下午6时05分。这与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的认识钟表和认识钟面上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快几时的四种时刻不同,引发了认知冲突,进而导入新课。这一情境融旧知复习、新知导入为一体,实在巧妙,而把学生带入了这个意境的则是教师那如磁石般的导语。]
2.设计新颖有趣的开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创设新颖有趣的开头的方式有很多,如游戏、谜语、设疑、故事、操作、活动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数学广角——有趣的互换”一课教学导入的语言设计——说评比和“积星换月争太阳”。
师:大家都知道在“积星换月争太阳”活动中,我们有了3颗星就可以换1个月亮,当有了3个月亮就可以换1个太阳。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要有几颗星才能换到1个太阳呢?每位同学的学具袋里都有若干星星、月亮和太阳的图片,现在同组的3个小伙伴们合作,先商量好同组的每个同学分别要星星、月亮与太阳中的哪一种图形,然后根据上面的条件,把手中的3种图形尽可能地换成其中1种相同的图形。要求明白了吗?开始行动吧!(学生汇报,略)
师:其实,像这样的互换,生活中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有趣的互换”。(板书课题:有趣的互换)
[点评:“数学广角——有趣的互换”,渗透的是等量交换的数学思想方法。课本例题“西瓜与苹果的互换——1个西瓜=4千克,4个苹果=1千克,1个西瓜=?个苹果”对三年级学生而言,等量交换思想方法是很抽象的。教师巧妙地利用学生熟悉且关心的“班级递进式星级评定——3颗星换1个月亮,3个月亮换1个太阳”活动,作为数学课的导入情境,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豹尾——课虽停,意犹存
1.设计“励志”性结语,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大家还记得《哥德巴赫猜想》一文中,使数学家陈景润一生难以忘记的那节数学讲座教师的结尾语言吗?“……数论是数学的皇冠,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试看这颗明珠归于谁之手吧!”正是这催人奋进的激励语,使年轻的学生陈景润终生为之奋斗。
例如,“时、分、秒的认识”一课教学的结课设计——猜猜“未来的宇航员”是谁?
师说时间,生拨时间,拨对的学生到讲台上来看未来的宇航员是谁。教师翻转镜架,学生们看到的是一面镜子,全班学生捧腹大笑。师鼓励说:“希望你们珍惜每一分钟,读好今日书,成为明日才,将来你们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宇航员!”
[点评:这是“时、分、秒的认识”一课的结课,教师在最后一道练习设计“猜未来的宇航员是谁”的活动,达到了“课虽尽,意未犹”的效果。同时,对学生寄予希望,并提出努力学习的方向,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2.设计存趣延乐的结尾,驱动学生对数学的向往。
一节课的结尾,留给学生的不应全是“句号”,有时可以是“问号”,让学生用新知识再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使课尾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魅力。同时,课尾留给学生的还可以是“感叹号”,让学生感悟数学魅力,保持不断探索的激情,使数学课堂在拓展延伸中变得厚重,达到“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的境界。
例如,“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学的结课设计——品味“美”!
师:美丽的蝴蝶姐姐(课始由蝴蝶导入)要把“美”(出示黑体的“美”字)送给大家,但蝴蝶姐姐有个要求,你们必须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评价它送的礼物。
生1:这个“美”字是个轴对称图形。
师:说的好。蝴蝶姐姐还问: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4/6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