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稍加留心,如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会呈现出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更为精彩纷呈的局面。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数学课堂不仅要注意体现人文情怀,还必须给数学课堂自由、民主,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倾情展示、尽情交流,师生双方共同挖掘创新的潜能,使数学课堂洋溢生命的激情,充满快乐、和谐,绽放出绚丽的个性之花,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生命灵性的舞台。
如何激活学生学数学的“灵性、灵感、灵动”?
一、在课堂对话中挖掘灵性
课堂是师生互动和对话的舞台,在情境中交流对话是暴露学生思维过程、思想灵性的良好途径,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欲望与热情的重要手段。课堂上,师生间应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碰撞,融合学生间所思所想,及时发现与挖掘学生原生态的思维灵性。
如“年、月、日”教学对话片段
师:我们已学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谁能计算:学校放暑假,从7月5日开始,到8月31日止,一共放假多少天?
生1:31+(31-5)=57(天)
生2:31+(31-5)+1=58(天)
生3:应该是58天,不是57天。
师:为什么是58天,你怎么算的?
生3:因为7月、8月都是大月,均为3l天,7月份放假27天,8月份放假31天,所以是58天。
师:7月份放假27天,你是怎么算的?
生3:因为7月5日开始放假,也就是说1~4日在校学习,刚好4天,7月份总天数是31天,减去在校学习4天,正好是27天。
显然生3的回答很宝贵,因为多数学生在计算起讫日经过时间时往往少算一天,生3计算放假时间思维灵性很有价值,同学听了他的回答,一下就明白了。
师又问:公元年份“平年”与“闰年”的判断常出错,我们能否找到更容易记忆的方法呢?大家交流一下后汇报。汇报中我发现有一学生的方法值得推广:“记少不记多”——整百、整千年份是400倍数的才是闰年。如400年、800年、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其他能被4整除的整百整千年份就不是闰年,如1900年、2100年等年份就不是闰年。
在课堂对话中学生的灵性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捕捉,及时概括提炼,利用好这宝贵的教学资源。
二、在预设“空白”中激活灵感
新课标倡导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的教学理念,因此不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尽可能留出“空白”,从而激活学生学数学的灵感。
比如,问题1:五(1)班有班费24.2元,同学们卖废品又得到16.4元,用这些钱可以买7本《少年科技》,也可以买14根跳绳。一本《少年科技》多少钱?一根跳绳多少钱?
此问题多数学生会解决:一本《少年科技》价钱为(24.2+16.4)÷7=5.8(元),一根跳绳价钱为(24.2+16.4)÷14=2.9(元)。在此基础上不妨再鼓励学生思考:除了先算出《少年科技》价钱,再算一根跳绳价钱外,还可怎样想?[因为总价不变,跳绳的数量是《少年科技》书的2倍,所以跳绳的单价是书的一半,即5.8÷2=2.9(元)]
如果先算出跳绳的价钱,再算一本书的价钱,还可以怎样想?
[因为总价不变,书的数量是跳绳的一半,那么书单价是跳绳的2倍,即2.9×2=5.8(元)]
问题2:向阳小学去年全年共付水费2864元,今年第一季度付水费730.8元,与去年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平均每个月的水费是增长了还是减少了?
常规思路:2864÷12≈238.67(元)730.8÷3=243.6(元) 238.67<243.6月平均比得出结论:增长了。
还有别的比较方法吗?学生有可能会发现:
方法1:2864÷4=716(元)716<730.8,季度比得出结论:增长了。
方法2:730.8×4=2923.2(元)2923.2>2864,根据今年第一季度预估全年水费,再从全年水费比较中,得出今年第一季度月平均水费增长了。
预设“空白”,就是有目的地留给学生思维空间,有了思维空间,灵感萌发就有可能性。
三、在合作探究中培植灵动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在师生的互动中抓住学生有“创见”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无疑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随时可以捕捉到学生的“意外”,是因为学生的“奇谈怪论”正是教学过程中新的生长点。如果教师能把这些“意外”有效进行引领,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正轨,而且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思维的亮点。
如探索圆与正方形组合阴影部分面积计算问题。
(1)已知正方形边长为10cm,求阴影部分面积。
(2)已知圆直径为10cm,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对以上两个图形计算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在合作时一般能找到思路:
图1:是外正内圆问题,S阴=S正-S圆=10×10-(10/2)2×3.14=21.5(cm2)
图2:是外圆内方问题,S阴=S圆-S正=(10/2)2×3.14-10×10÷2=28.5(cm2)
但是这两个圆形中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不同:图l正方形面积用“边长×边长”计算,而图2中正方形面积用“两条对角线(直径)乘积的一半”。在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计算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探究:
比如 圆内正方形面积为8cm2,能否求出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一学生这样想:
因为圆内正方形面积为8cm2,按照“正方形面积=对角线长×对角线长÷2”的方法反过来想:()×()÷2=8,()里的数为4,即对角线(直径)长为4cm,圆面积为:(4/2)2×3.14-8=4.56(cm2),问题解决了。但是我还要求学生继续探究:如果正方形面积为6cm2,能否用这个方法解决呢?我这一问,好多学生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系统找不到两个相同的数相乘除以2为6,求出圆的直径或半径有困难,所以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具有特殊性,不具一般性。为此,老师可引导学生寻找别的方法,一起与学生合作探究。
其中小正方形的面积为6÷2=3(cm2),而小正方形的面积正好是r2,即r2=3,所以可以得出圆的面积为3×3.14=9.42(cm2)。
因此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42-6=3.42(cm2)。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圆的面积与内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来解决:因为在所示图2问题中,当π取3.14时,圆面积为78.5cm2,而圆内最大正方形面积为50cm2,由于78.5÷50=1.57,即圆的面积正好是圆内最大正方形面积的1.57倍,所以当正方形的面积为6cm2时,圆的面积是6×1.57=9.42(cm2),用此法解决具有一般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4/6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