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老师要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材料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知。
一、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数学是现实的数学,它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在自身参与的活动过程中,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学生认识自然数“1”时,有的学生列举出1个书包、1支铅笔、1盘苹果……随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几个苹果装1盘?这样就潜移默化地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然后让学生说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这样做,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身边有很多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来思考数学问题。
二、提炼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教师在备课时要创造性地、适时地变换教学材料,让例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这种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演绎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这样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会让学生在学中保持新鲜感与亲切感。
例如,“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较”的教学,我改变了以往只凭教材例题进行教学的做法,以“人体中的数学问题”为课题,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生:我在网上查到,人全身共有206块骨骼,其中头骨有29块,躯干骨有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生:我从美术课中得知,成人的身长一般等于自己的7个半头长,儿童的身长约等于自己的5个半头长,儿童的眉线是头的中线。
……
师:根据大屏幕上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运用已学过的分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生:老师,我很想知道我长得是不是标准?
接着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发问,编题解答后,组长负责把本组认为有意义的算式列到黑板指定位置上。先由各组自我评价各题的解法,然后由其他组互相评价,并提出不同的解法,再由老师引导学生比较课本例题两种算法的异同点后,各小组同学一起把黑板上的算法归类。
三、解决生活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并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我作了两个层次的探索。第一层次,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由生活问题编成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解决,从中感悟。如结合学校组织的秋游活动我编制了这样一道题: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秋游,每人预收50元,结果乘车费每人16元,门票费每人28元,盒饭每盒5元,预收的钱够了吗?学生解决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兴趣是不言而喻的。第二层次,鼓励学生留意身边的数学,根据生活问题,编出数学问题。如5年级有一个选学内容是有关“付出的钱”、“买东西用去的钱”和“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关系的4步应用题。我们在设计时,就地取材,让4人小组将学习用品汇集,标上价格,进行模拟购物活动。先由老师当顾客,全班同学做售货员,解决问题,理清数量关系:付出的钱——买东西用去的钱=应找回的钱。然后4人小组开展活动,学生在轮流当顾客与售货员的乐趣中解决了4步,甚至4步以上的应用题,对“付出的钱”、“用去的钱”、“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更深刻,真正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总之,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在同学们的眼里,数学便成为一门看得见、摸得到、用得上的学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和公式组合,从而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数学观念来观察生活、观察世界,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4/6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