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数学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四化”

admin 小学数学 2021-04-23 13:56:59 小学数学探讨争鸣

 

  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到如下“四化”: 
   一、教学材料生活化 
    如教学“认钟表”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教学的:先用电脑播放我市实验初中钟楼的图像,师:“这是我市实验初中的钟楼,钟楼上的时钟永远嘀嗒嘀嗒地走着,它能告诉我们什么呢?”生:“钟表能够告诉我们时间。”师:“你们还见过哪些钟表呢?”生说:“挂钟、电子钟、手表,小闹钟、手机、BP机、电脑……”师:“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钟表”(板书课题:认钟表)。这样创设生活情境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在充分唤起了学生原有的关于钟表的生活经验后,以此为出发点引入课题,渗透了“数学材料从生活中来”的观念,从而使学生感到学数学亲切、自然、具体、现实。 
   
  二、教学情境多样化 
    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策略之一。 
   
  1、游戏情境。例如,教学“和是6、7的加法”时,通过故事导入:一天,数字兄弟6和7见面了,6说:“和是6的加法算式多。”7说:“不对,不对,和是7的加法算式多!”说着说着,两兄弟就吵了起来。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帮这兄弟俩评评理,看看究竟和是6的加法算式多呢,还是和是7的加法算式多。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起学生之间的争论,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写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解决故事中的纠纷。 
   
  2、故事情境。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 
   
  3、问题情境。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特征,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技巧,从而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我先用电脑演示,师:“我班的左云和李梅同学约好星期天下午三点钟同时从家出发到少年宫上课,他们两人是同时出发。少年宫、左云家、李梅家在一条直线上,她们是怎么走的?”(电脑演示)生:“面对面的。”师:“对,也就是相向而行。”“继续走下去,结果怎样?”(电脑演示)生:“走到一起了。”师:“也就是相遇了。”接着,我再让两名学生到前面表演对面走。这样把“相遇问题”情境化,使学生对“相遇问题”的实质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三、学习形式主体化 
    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学习形式的主体化,我进行了以下探索: 
   
  1、动手实践。动手实践是学生的心理需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除了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内容外,还留给学生一个课外作业:量一个或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物体各条边的长度,编一道或几道求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的应用题。这一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例如学习了简单统计知识之后,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统计学校对面马路上的小轿车、大客车的数量,要求在十分钟内统计出它们的数量,看哪一组同学配合得最好,统计的效果最佳。有的组是一人数小轿车,另一人数大客车;有的组是一人负责看和数,另一人划正字。学生在相互合作中体会到快乐、成功,也在学习中增强了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环境和谐化 
    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感到平等。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让教师感到无所适从时,不要训斥压制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不轻视、嘲讽孩子们可笑的问题或肤浅的看法,要允许学生与教师有不同的想法、做法。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自由地思考,大胆地实践,把学生一时的求新、探索冲动转化为稳定的心理倾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05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