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我有幸到鹿河小学观摩了太仓市第二届“百节好课”(小学)数学展示活动,听了李华老师的《找规律》和顾维亚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两节数学课,虽然这两节都是老生常谈的课了,但两位老师都上出了各自的不同风格,给了我很多地思考,让我这已落后的思想有了新的碰撞火花:
李老师的《找规律》摒弃了教材上的例子,让学生先自主操作,将手中的4绿4黄的圆片有规律地摆成一列,以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的例子引入新课,课上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实现生帮生的美德,当然学生自主表达也是小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当然,这里老师应该要舍得放手,让学生说,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顾维亚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老师围绕着学生课初的两个疑惑展开:怎样用字母表示数和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企图想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表达,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这两节课,既给了学生思考,也让我们每一个听课老师在不停地思考着,当时,我感觉:这是两节“好课”!
在两节课后杨老师组织的研讨活动中,杨老师、陆科以及其他老师的发言:教师对课上的每一个问题是否都精心研讨过、是不是每一个问题都有必要、都起到了作业、教师的问题是否有更好的表达方式等,让我对“好课”又有了更广泛地理解,不再狭隘。通过两位老师的说课,我体会到了她们课上精彩的表现背后的那份努力。有人说,一堂课,学生听懂了,理解了,记住了,会用了,就是“好课”;也有人说,能应对考试的课就是“好课”。但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的观念,这样的课被视为“好课”是很不全面的。我想,所谓的“百节好课”,除了要体现课中的精彩,包括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学生的表现。芦咏莉博士曾在报告中强调: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然而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应该做到: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当然,更重要的是课前多位教师、学科组的不断研磨、思维碰撞及不断地创新,课后这节课带给大家的反思与体会。
其实,我们现在的很多的课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当成自己的,却少了很多自己的思考,我想我们每一次都多问自己几个有没有:这个环节有没有必要、这个问题有没有用处、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学生有没有理解等,我们的课堂会更好。不免感慨,“与时俱进”真的是硬道理,自己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