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强调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唯有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我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三角形的一个基本特征——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一、教学设想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 教学的切入点在哪里?
教材是从现实问题情境切入的(如下图),但对“为什么走中间这条路最近”的解释,多数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的直觉(或者说是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数学公理的理解),很难与“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建立联系。经过思考,我认为把前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更为合适。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但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以这一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显然十分符合前后知识的逻辑联系。
2.如何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教材中安排了如下实验:(1)剪出下面三组纸条(单位:厘米):6、7、8;4、5、9;3、6、10。(2)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3)你发现了什么?分析以上过程,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为什么要剪纸条?为什么要按以上数据剪纸条?教材编写者很清楚,教师也很清楚,可学生不清楚。学生不清楚时还要照着做,这只能说是在教师指令下的一种被动参与。而我是从“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这一问题切入,以“怎样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一个三角形”这一富有挑战性问题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从而使学生明确探索目标,动力十足。
3.要得出什么结论?
教材的结论是“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正因为教材追求结论的严密性,使不少教师在如何突破“任意两边”这一问题上绞尽脑汁。我认为,“三角形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完全可以作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等价结论。因此,引导学生得出这一结论就不需要教师大费周折了。
通过以上思考,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三条线段是否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知道当“较短两条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时,这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并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能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实践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复习、回顾三角形的特征。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1: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生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生3: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
2.操作:用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
(1)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
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如果把一根吸管看作一条线段,你能把这三根吸管(注:长度各不一样)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指名操作,强调每两条线段的端点要相连)
(2)集体操作。
师:在老师发给大家的信封里有三根吸管(注:长度一样),你们能把它们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请同桌合作试一试。
(同桌合作操作,发现都能围成)
3.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4:我发现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板书: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5:我反对。如果这三条线段不相等,是不行的!
生6:我认为三条一样长的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那么,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不一定。
师:“不一定”是什么意思?
生7:“不一定”的意思就是有的能,有的不能,不能确定。
教师小结,完成如下板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4/6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