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总结六法

admin 小学数学 2021-04-24 13:22:49 16 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课堂总结对于加深学生理解、巩固当堂所学知识、掌握规律和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总结的一些做法。 
   
  一、复述法 
   
  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或教师的提问,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复述,让学生再一次明确本节课学了什么内容。这种方法能迅速指明要点,节省时间,易于控制教学进程,一般适用于概念较多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学“最大公约数”这一课时,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易于混淆。在讲解和练习之后,若能让学生加以梳理和复述一遍,则能收到澄清概念、醒人耳目的效果。 
   
  二、口诀法 
   
  即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编制口诀让学生朗读、记忆的总结方法。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能促进知识的牢固记忆。例如教学“小数加法”这一课,总结时可以把运算法则改编成口诀:点对点,位对位;相加减,点对点。 
   
  三、图表法 
   
  即用图表或列表的方法归纳总结当堂所学的知识,或揭示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复习“线的认识”这一课时,总结时可列出下表: 
   
  这样,能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游戏法 
   
  即巩固练习后,组织一场游戏作为课堂总结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低年级的数学课。如“爬山夺红旗”、“树上摘苹果”、“拍手歌”等,都是教师普遍采用的游戏。例如教学“用4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用摆正方形的方法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即教师报题“12÷4”,学生取出12根小棒迅速摆出3个正方形;又报题“20÷4”,学生取出20根小棒摆出5个正方形…… 
   
  五、引申法 
   
  即总结时,提出与本课有关的引申题,或与教材例题不同的解法。如提供多题一解,或一题多解的题组让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学乘加(减)应用题的一道例题:“商店运来苹果240千克,运来的橘子是苹果的3倍,两种水果一共运来多少千克?”例题的解法是:240+240×3=960(千克)。总结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线段图,提示学生把“苹果的重量看作1份,橘子的重量就是这样的3份”,学生便可得出简便解法:240×(3+1)=960(千克)。这样,学生通过此引申解法,思维便上升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六、设疑法 
   
  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时,有意设置一个悬念,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产生一种向往感,这对学生课后预习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例如教学“圆柱表面积”这节课时,教师总结时可提出:“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老师要你们计算圆柱的体积又应该如何计算呢?”课后,学生们纷纷看书、讨论、释疑,兴趣盎然,还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4/6282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