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数学

“一根黄瓜长约3厘米”的讨论

admin 小学数学 2021-04-24 01:27:32 小学数学解题研究

 

    这是三年级的一次数学单元测验,其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黄瓜长约3(    )。
    在阅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在少数。当时我们都不假思索地将这道题判为了“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长呢?
    “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呢?”试卷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小家伙围着我问。
    “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挺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
    小家伙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
    “那它有多长呢?”
    “我们家拌的黄瓜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小家伙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着。
    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我没有贸然地去否定他们,而是说:“这样,老师明天带一根黄瓜给大家看一看好吗?”
    第二天,我带去了一根黄瓜,学生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说过一句话:“儿童回答教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学生说黄瓜长约3厘米,刚开始我们都以为是学生没有能建立起“1厘米”、“1分米”的正确表象。其实不然。学生填厘米是基于他们“特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见得最多的便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啦。当时我也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而是第二天带来了一根黄瓜,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观察,从而丰富了他们的经验。尊重学生的经验既包括那些正确的经验,也应该包括那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经验。
罗绵景: 看过这个案例后,我感想颇多,其实本题答1厘米可以说我们可爱的学生没有回答错误,从学生实际出发,他们从桌上的黄瓜片儿,到生长中的小黄瓜,难道没有1厘米长的黄瓜?我想我们新课程注重生活中的数学,但生活中的黄瓜却形形色色,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在命题时应不出现歧义为好,否则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课程团队评论:就数学的学科角度而言,一根黄瓜长约3厘米的回答,是不符合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的,教师必须从数学学科的视角加以纠偏。也就是说,数学课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的知识特点、能力要求、思维方式、体系结构、教学策略,力争上出“数学味”。案例中,数学老师很好的体现了这一学科教学的价值取向。
    就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始”(杜威),关切学生和自己完全鲜活的经历、体验,回归真实丰富的生活世界,感受时代生活变化的脚步,达成教学知识视域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呼应、融汇与感召。因为学生更多的是通过生活经验进行学习和思考,任何外在于学生知识经验的教学,势必无法和学生学习经验的最近发展区产生对接,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低效乃至失效!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应从学科相对单一的视域中跳出,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人和事。案例中,数学老师巧妙的以黄瓜为具体实物,一下达成数学学科的抽象知识和学生具体生活经验的对接和融合,从而完满达成教学任务,这既体现数学学科教学特点,又彰显学生生活经验的宝贵价值。
    就学生的精神世界而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学生是一个人的世界,更确切地讲是一个充满离奇鲜活的诗意性世界。在学生眼中,这个世界就是童真、童趣与童话般的世界,生活是无忧无虑、轻松自在、天真烂漫、诗情画意、幽默诙谐的。黄瓜的个头意味着等于无限的可能。我们的教学要珍视和涵育学生的童真、童趣、童心,以这条人文底线来接纳和宽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的一切美丽“错误”。比如案例中,一根黄瓜长约3厘米的错误,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而言,“她”,既“真实”,又“美丽”,更“直率”,教师正是秉持了这一人文底线,善待学生的错误,并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加以识别和改进。从更深一层说,教师在教学中,“在探寻童年这座神话之宫的入口时,有必要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变成一个孩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才不会把你看作一个监护这个世界的看守人”(苏霍姆林斯基)。唯是以尊重学生气象万千的精神世界来导引学生知识学习的深化和生成,才能达成学生知识学习的知性与精神提升的人性的完满统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4/6228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