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不少课,其间收获不小,在留下“!”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其中,感受颇深的是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先行掌握,导致教师乱了方寸,出现不知如何教学的现象。
教学片断: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认识”
出示□和◇(学生有卡片做的图形)。
师:这是两个长方形,长方形表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摸一摸长方形的面(学生摸),比一比谁的面积大。
一生拿着两个图形在手中转来转去,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一段时间过后,还不能找出正确的判断,教师让他回到位置上。
生:我们可以将多出来的部分撕下来再比。(其他学生摇头,不赞同他的方法)
生:可以用尺量出谁的面积大。
师:用直尺量的是周长呀。
生:不是。测量出长和宽,可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我们学过了吗?量面积时,我们可以用一张长方形纸条进行测量。
(教学进入教师预设的流程)
观感:当听到学生说量的时候,教师有些失望,因为不是她想要的结果,但当学生说出清晰而准确的思路后,她又无法接受,只有回避。其实,面对学生提出的测量方法,尽管有些意外,其实是必然的。因为在学生之前的学习中,都是通过计量来比较长短、轻重的,而后续的学习也是通过计量确定面积的大小。看到学生觉得自己的想法不是老师想要的,而小心地坐下去的样子,心中有些不忍,趁练习时凑近她,我问:“你为什么要量呀?面积怎么量呢?”学生说:“我用尺量出它的长和宽,然后相乘就知道它的面积了。”我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看书知道的。”原来学生为了上好这节课,已经预习了这个单元。“你知道为什么用长乘宽就得到长方形的面积吗?”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摇头。“你能用尺直接量出长方形的面积吗?”学生愣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如果教师静心想一想、听一听,就明白学生此时需要的是认可和引领性评价。
在信息时代,学生提前掌握知识,于教师的引领先行一步的现象已是常态。教师采取的应对策略一种是顺势而为,就学生的想法进行观察和验证,然后达成共识;另一种是迂回术:“是这样吗?经过学习我们会知道的,等一会儿再研究。”看起来充分体现了生本主义,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你看一部侦探小说,先知道结果与不知道结果的阅读感受比较,后者的体验会更强烈而丰富。如果你的观点没有得到认可,你的想法未得到解释,你是否会放下心中的疑团而跟随别人的思维?肯定不会,思维有惯性,不会因教师说等一会就等一会。因此,这两种应对策略可以使教与学进入预设流程,但不是最好的方案。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先行没有错,不过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绕道而行,行必经之路,即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和学习差异的前提下,避开学生提前破局的尴尬,引导学生经历再创造的历程,让他们得到丰富的体验,在体验中丰富经验,实行“再创造”。
基于上面的想法,我们再来看这一环节的教学,尝试变换提问的角度与顺序,重新构建引领学生探索的问题。
这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绘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选四名同学给它们涂上红色。比一比,谁涂得最快?(学生涂色,涂四川省的学生肯定不乐意)
反馈:你们觉得这样比公平吗?为什么?
达成共识:图形有大有小,图形的大小就是图形的面积。四川省的面积最大。
追问:你能借助身边的物体的面积,描述一下这些省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多大吗?(之前有建立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经验,学生很容易找到参照物)
2.比较安徽省和江苏省的面积,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想的?(由于图形不是规则的,干预了学生用尺量的方法。即使用尺去量,也能利用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区分周长和面的概念)学生想出撕、用方格纸放上去数等方法。
追问:为何不用线量呢?(绕道不代表回避思维的障碍,而是在合适的时机里引导学生反思,进一步加深面积概念的理解)
提问:如果可以量,你打算用什么量呢?
3.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有了先前对面积的进一步认识,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A.用橡皮或硬币等比较小的物体在图形上摆一摆,比较大小;B.剪一剪,拼一拼;c.将方格纸摆上去数一数:D.用小纸片量一量……即使有学生提出量长和宽的方法,教师也不必慌张,因必经之路已行,学生提出的方法会引领他人思考,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它又给予我们追求完美的机会。在面对学生先行一步的情况下,教师作为引领者,需要多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多思量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和谐的互动中共同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4/6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