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老师,我不懂”
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地拿着一道题来问我,满脸苦恼。题目是这样的:“同宇超市去年创毛利润23554元,今年创毛利润38927元,两年的日常开支共是26457元,这两年纯收入是多少元?”题中涉及的是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解答应该不难。是学生不会计算吗?显然,不是。难住学生的是“毛利润、纯收入、日常开支”,是这些术语陷学生于困境。面对学生期待的目光,一时间我苦于无法让学生明晰“毛利润、纯收入”,费力解释一番后,学生离开了,我确信他们心中的困惑并没有消失。
如今的数学教学处处可见生活的印迹,知识的呈现必设法从生活情境中引入,以此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练习的设计更是竭力选取生活素材。教师和学生为此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
场景二——“老师,我觉得有问题”
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一个学生来问我:“老师,我觉得这题有问题。”一看,这道题在布置给学生练习前也曾让我犯难。“乘公共汽车每站所需的钱数一定,乘公共汽车所行的站数和所需的钱数成什么比例?”幸好,多数学生的解答是因为每站所需的钱数一定,也就是所需的钱数和所行的站数的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不想,我担忧的情况终究发生了。学生满是期待地对我说:“老师,我每次乘公共汽车时,无论坐几站,都只要投一元币就可以了,如果刷学生卡只要刷一次就行了,一次只要五角钱,所以我想乘公共汽车所行的站数和所需的钱数不成正比例。”
场景三1._一“老师,我根本没看题。”
翻看几名学生的假期作业,发现有一道题竟都空着,很是奇陉,便细细看题:“我国的一种高温焚化炉可以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来发电;每焚烧100千克垃圾可以产生1度电。这种高温焚化炉平均每小时可以焚烧1200千克垃圾,照这样计算,焚烧垃圾8小时产生的热量可以生产多少度电?”为何学生会空着不去解决?看完题后我的心中似乎有了答案,但不能确定,找一个学生问其原因,他低着头说:“我根本没看题,放在一旁后来忘了。”
为何学生竟会如此?是偶然吗?很显然,不是。
细细想来,此题全是文字叙述,数一数多达91个字,试想对于三年级学生,要以何等的耐心才能把题看完,要怎样定心才能将问题正确解决。
采撷这点点滴滴的练习,只为“何谓正确选择、精心设计练习?”企望引发大家共同探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4/6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