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数学

一串葡萄与一粒葡萄等

admin 小学数学 2021-04-24 01:05:02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阿凡提在驴背上驼着一筐葡萄准备拿到巴扎去卖。路上,一群孩子拉住他,说道:“阿凡提大叔,请给我们每人一串葡萄吧!”阿凡提一看,孩子太多了,如果满足孩子的要求,恐怕筐子会底朝天的。阿凡提想了想,从筐子里取出一串葡萄,给了每个孩子一粒葡萄。 
    “阿凡提大叔,您为什么不给我们每人一串葡萄呢?”阿凡提笑着回答他们说:“一串葡萄和一粒葡萄的味道都一样啊!”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一道例题讲完后,让学生做大量的同类型练习,以达到巩固内化的目的,殊不知,这样做其实只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机械重复地训练,表面上是巩固了新知,其实根本谈不上内化,更谈不上创新。不妨,一个例题出示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体味、猜想、判断、推理、观察比较,并提出问题,找出解题的途径,教师的作用只是点拨,给学生“一粒葡萄”引导学生如何去品尝“一串葡萄”的滋味。 
    我们若能把一道例题或一篇文章看作是“一串葡萄”中的一粒,摘下来让学生去品尝和体味,不就可以“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了吗? 
    由此,我想到了最近听的一节数学课。一位教师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复习一课时,他让学生说出求百分数的方法后,出示这样一道题:“一个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并解答: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26÷24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24÷26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26÷(26+24) 
    (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24÷(26+24) 
    (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26-24)÷24 
    (6)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26-24)÷26 
    以上几个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包含了求百分数应用题所有类型的题目和解答方法。这个题目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求百分数的方法后,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来解答,不就是“一粒葡萄”与“一串葡萄”的关系吗? 
    “一叶知秋”比喻指发现一点预知就能预知事物发展的趋势。我们的学生若能看见落叶,就能想到秋天,甚至想到更多,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所希望的吗?否则,牛顿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吗?品尝一粒葡萄而知全串葡萄的滋味,进而知道全筐、全树葡萄的滋味,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依此类推”吗? 
     
    问题意识 不容忽视的话题 侯正奎 
     
    笔者看到因特网上有这么一则报道,题目是《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演讲:听众为何沉默不语》。“2004生命科学论坛——诺贝尔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记者注意到,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做完报告后,全场均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是,当每一个演讲结束后,主持人问现场听众“有没有问题”时,全场鸦雀无声。在持续了近4个小时的4个主题报告间隙,在总计预留40分钟的提问时间里,千余名听众竟然没有提出一个问题! 
    是的,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课堂上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虔诚的“听众”。学生无需去对自己的课堂学习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学生是在揣摩教师问题的答案。学生研究的是如何使自己的回答更贴近标准答案,更符合教师的预设。教师潜心研究的是如何使自己的提问更能贴近学生思维,更能体现自己提问的艺术。课堂上只要学生回答出教师的问题,掌握所学知识,那么这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就是很好的。同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只看考试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问题意识更是无所触及。在一问一答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比较热衷于回答教师的问题,课堂上也没有时间让学生去对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一堂课下来,学生首先要做的是尽量回答好教师的问题。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也没有考虑到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问题意识很淡漠,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是少之甚少。有的学生做惯了“听众”。没有问题意识:有的学生虽有问题意识,但在师道尊严的课堂上却又不敢问。结合课堂实际反思我们的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有具有问题意识,敢于提问,敢于否定,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生命活力的一代新人,这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是无比重要的。学会提问题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张扬个性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显现。学生终究要走上竞争残酷的社会,如果学生不会对自己的工作提出问题,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那他也就不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毋庸置疑,这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这样的教育也不是我们所设想和期待的教育。 
    作为新生代的教育工作者,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我们的学生想问、敢问和会问,这的确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话题。 
     
    请别让学生拒绝检验 
    王焱烽 
     
    在现行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书本第100页的例题,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例如: 
    方程10-1.4x=7.2 
    解 1.4x=10-7.2 
    1.4x=2.8 
    x=2.8÷1.4 
    x=2 
    检验:把x2代入原方程。 
    左边=10-1.4×2=7.2.右边:7.2; 
    左边=右边, 
    所以。x=2是原方程的解。 
    在实际教学中,几位五年级的数学教师谈及这部分内容,尤其是检验的教学时,无不说起学生对该检验过程的不满和厌恶。为什么这一检查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好法良方,如此令学生大呼麻烦呢?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159份。收回有效问卷151份。 
    通过调查发现,对方程的解是否有必要进行检验这一点,绝大部分学生是持赞同态度的(74.17%)。但是不喜欢这样写出检验过程的却有不少(34.44%),原因主要有:1.“太麻烦了,有很多话都是多余的。”2.“太费时间,有些不必要的话需要死板地写出来。”3.“检验过程太啰嗦,检验要喧宾夺主了。”4.“不够简洁、明了。”而对这个书面检验过程说不清是否喜欢的学生(24.5%)认为:1.“因为检验可以发现错误,可是太麻烦了,所以说不清。”2.“因为书上这样写,老师这样说,没办法。所以说不清。”稍加分析便可以发现,该类学生对这一检验过程,内心是矛盾不已的。 
    检验,作为对方程的解进行检查、验算,本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4/6162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