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教师认为开放性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放开去想,想什么都行,只要“说得通”就该鼓励。其实,开放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开放性教学同样要凸显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以有效为目的。
一、问曩情境薹突出主曩
蕴涵开放性问题的情境要有实际意义,要突出主题.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意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简练、明确.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来调控。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三位数加法”时,有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今年国庆节,王老师一家(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准备到武夷山旅游。从厦门到武夷山坐火车,成人票每张155 元,学生票每张114元。从厦门到武夷山乘飞机,成人票每张600 元.学生票每张300元。老师全家准备在武夷山住一天,住宿费是每人每天80元。请你帮老师设计一种旅游方案,说说你的理由,并计算出这次旅游大约要花多少钱。”学生先独立思考和计算,再进行反馈:有的提出为了节约开支,最好是往返都坐火车;有的认为坐火车既累又浪费时间,最好往返都乘飞机;有的认为去的时候人不累可以乘火车,回来的时候最好乘飞机,否则太累了,不利于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在计算大约要花多少钱时,也出现了不同的解法;有的先计算每人花的钱再将三个人的加起来;有的计算两个大人花的钱再加上小孩的;有的先计算往返的路费再加上住宿费;等等。这样的开放情境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多角度、多维度的思维活动,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思维的合理性、广阔性和敏捷性。
二、辩证地看待预设与生成
关注课程的生成决不意味着预设不再重要,恰恰相反,课堂生成的有效调控与高效利用正是依赖于科学的预设。课前要精心备课,尽可能地估计到课堂的生成,课堂上要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相机利用,合理调整教学流程。如新世纪版五年级下册“可能性”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运用分数知识初步理解概率的大小(知识目标)。在延伸部分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有五个同学都想当值日小组长.而按班级规定,值日小组长只允许两人,于是他们就做了五个签(其中有两张标有‘组长’)。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同学,你会第几个抽签? 为什么?”合作小组经过几分钟的激烈争论后,得出多种多样的思路。生1说:“第一个抽的概率是1/5;第二个抽的概率是1/4;第三个抽的概率是1/3;第四个抽的概率是1/2;第五个抽的概率是l。 我最后一个抽。”生2说:“我认为第几个抽都有可能抽到,如果最后抽,别人可能早把‘组长’ 抽走了。”生3说:“每个人在什么时候抽概率都是一样的,因为生活中经常抓阄,我知道它是公平的。” 生4说: “我觉得第三个抽的,能抽到的概率最大,但我说不出理由。”生5: “我倒觉得第一个抽到的概率最大。”教师由于在课前没有精心预设,对学生的回答无法给予恰当的回应,错误的思维得不到纠正,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给学生留下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表象。事实上,只要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见右表)。就能达到运用分数表示概率的目的。然后告诉学生这些概率都是相等的,但是要到以后才能学习其原理,还可建议有兴趣的同学上网查询、请教他人,多了解一些有关的情况。这样的处理既达到训练的目标又进一步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引向课外。
三、凸显数学思想、方法
开放性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水平,使学生的认知经历一个思维升华的过程,把握本质的东西。开放性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探求结果的多样性,更要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思考,如集合、对应、统计,在得出多种结果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归纳、比较,提升,充分发挥开放性教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时,出示带学生上肯德基的电脑情境图,让学生在汉堡、薯条、鸡肉卷、可乐和果汁当中任意选择两样为教师设计一份午餐。学生有的采用画图的方式,将汉堡、薯条、鸡肉卷、可乐、果汁进行搭配;有的用数学符号代替,如l、2、3、 4、5分别表示汉堡、薯条、鸡肉卷、可乐、果汁;有的列表解决问题(如下图);甚至还有学生懂得用3×2的方法进行计算。此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说自己的思维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一一对应、符号化、有序思考、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1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