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数学

“谁”在左右学生的判断

admin 小学数学 2021-04-24 13:45:03 小学数学探讨争鸣

 

 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紧密相关,了解、探索与把握空间,能使学生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不仅在“空间观念”的提法上加入了新的元素,而且在内容上也做了相应的安排,在三个学段都大大加强了与培养空间观念有关的内容,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目标。现在就第一学段的“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谈谈我个人一些粗浅的认识。因为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授课教师根据同一个课标、同一本教材却给了学生不同的判断方法,究竟是谁在“左右学生的判断”? 
   
  一、是教材? 
   
  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的,对于前后、左右、上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应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可在实际编排中,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不确定的判断。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P57(位置与顺序)有这样一道题: 
  案例1:算一算,摆一摆 
   
  学生先解完题,然后进行摆,出现两种结果: 
  ①1、2、3、4、5、6、7、8、9、10 
  ②10、9、8、7、6、5、4、3、2、1 
  师:为什么这样排? 
  生1:我们写数时,都是从左向右写,所以我觉得先写的应该在最前面,所以我选择了①。 
  生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们写数虽然都是从左向右写,但我们在不停地向前写,所以我选择②。 
  差不多的两种观点,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细细反思,成人的思维都快被弄乱了,何况小孩呢?究竟谁对谁错?为什么同一道题会出现两种决然相反的结果?因为“前后”的位置关系,不能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必须与一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联系起来。我个人认为,教材可以将“把得数小的排在前面”改成“把得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案例2:北师版一年级上册P59“上下” 
  请你分房子。把附页中的动物头像剪下,贴在下图中。 
    
  想一想,说一说。 
  (1)谁住在最下面?是第几层? 
  (2)第2层住的是哪个动物?它在谁的上面?它的上面有谁?第3层呢? 
  (3)谁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有哪些动物? 
  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多种说法和答案,只要学生们说得有道理,都应予以肯定。但在现实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知也存在着一定的评价难度。第2层住的是哪个动物?它在谁的上面?它的上面有谁?第3层呢?多数学生认为,第2层住的小动物正对其上的应该是第4层住的小动物,它的上面有第3层和第4层小动物。在不同的地方听同一节课,教师们好像约定俗成一般,均告知学生“有”和“是”是有区别的。“有”可以把其上面的都罗列出来,“是”只能是正对其上的。这样教学生是对是错?我个人认为,“有”和“是”在该类型的教学中不应该有区别,只不过面对具体的物景存在宏观与微观的差别罢了,即凡是居其之上都应认为在上面。再看教材,展现给学生的只有门窗,且交错排列,对学生和教师均有误导之嫌。我认为这样的范例不如一层层地画出来,展示给学生和教师,这样就不会误导了,再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多单元住房的问题也就容易了。 
   
  二、是教师?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教师的理解和言行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大家都知道,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作为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认识“左、右”?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出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因而大部分学生区别左右的方法是先想想自己平时用哪只手写字,再判断哪边是右,哪边是左。细读教材,我个人理解为一年级在教学左、右时,应以学生自身的视点为基准来判断放在面前物品的左、右关系,但生活中偏又出现与之相反的情景在左右学生的判断。 
  体育教师为了方便教学,与学生面对面站立,所讲的左右位置和顺序都与学生是一致的,这给学生在数学上学习左右又造成了误导,因为左右的相对性在他们的思维中还是一片空白。在一年级的教学中,不管是数学课还是体育课,均不宜用成人所思考的“相对性”来诱导学生。 
  在教学北师大版上册P60“左右”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 
  生:右边。 
  师:下楼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 
  生1:左边。 
  生2:不对,应该靠右走。 
  师:请你们两位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间过道当楼梯,一个从前往后走是下楼梯,另一个从后往前走是上楼梯。 
  其他学生在观察时,教师不时地问学生:下楼梯的同学靠哪边走? 
  可学生们还是有认为是左边的,有认为是右边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因为当“观察别人”判断左右时,学生容易以自己为标准来确定,错误率较高。学生刚建立起的“数学模型”受到新问题的冲击,思绪不再明确,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究竟是哪儿出问题了?成绩好、头脑灵活的学生可能悟出“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反之,将变得“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个人觉得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知识时,不宜过早地提出“下楼”之事,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我个人认为,第61页的“上下楼梯”应从教材中移出,放入高一年级的教材之中。 
   
  三、是教辅资料? 
   
  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能灵活使用教材,能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来帮助学生理清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有条不紊地组织着教学,无拔高知识难度的现象。可如今,各种版本的教辅资料不胜枚举,学生在阅读教辅资料时,总碰上一些与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不同步内容。如: 
  案例1:圈一圈,填一填 
    
  小刚的左边是笑笑,笑笑的右边有4个人。小刚是谁?请圈出来。 
  小刚的左边有___人。 
  案例2:看图填空 
    
  ①请将丽丽的右手涂上颜色。 
  ②兰兰在丽丽的()边,丽丽在兰兰的()边。明明在丽丽的()边,明明的左边有()()。 
  ③用“左右”这两个词,你还能说说吗? 
  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这里提到的空间观念都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新课题,都应给予充分关注。空间观念从理论变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现实,还需要深入进行研究和探讨。此外,有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内容、情境和教学方式,也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探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034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