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认知活动源于动作,思维活动中的具体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更直接。具体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能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各种器官,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思维活动和思维目标上来。下面,我就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学生操作活动的教学体会:
一、在操作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的操作活动通过教师引导,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学生通过不同方向观察按一定方式摆放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调动想象力,从影子出发,从实物观察出发,发展到三种视图的形式。这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实际操作对培养学生兴趣具有实际意义。
二、在操作中培养学生思维水平
学生的思维活动首先开始于感觉,感觉离不开观察和操作,观察和操作形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活动以特定的教具——实物为载体,学生通过观察和一定的操作,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形成了抽象的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比如,我在教学“简易方程”这节内容时,用天平两边的物体重量的发展变化,到天平仍然平衡,转变到等式两边数量的增加、减少,其结果仍是等式。这种认知活动首先来自对天平托盘中物体重量的操作,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以实际操作为基础,这样,既简单又便于理解,使学生对等式的变换思想认识更加深刻。
三、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人们在不断的劳动中形成对自然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单凭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改造环境和认识自然的。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达到,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思维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逐渐建立起应对策略,在合作中使自己的思维水平、心理水平走向成熟。比如,在上“测量”一节内容时,学生之前还不知道米、分米、厘米等这些长度单位以及它们的实际意义。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与探索——用米尺来对两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三人一组轮流定位、读数,形成对米、分米、厘米的感性认识,接着反复测量2米、3米、2分米、3分米……最后从感性认识出发,估计教室地面的长和宽等,由此上升到对长度的理性认识。在此教学过程中,不仅在合作中完成了任务,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相互配合的合作意识。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操作比单纯的老师说教效果更直接。它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中来,这对发展学生个体思维,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0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