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课上的好不好,关键看教师是否正确地讲解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及解决了教材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能力的表现,还是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途径之一。因此,我以新课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安排了一次教研活动,想了解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也想印证自己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程度。
教研活动中,首先向教师提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的内容,然后问:“你们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教师们的观点摘录如下:
A教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例题到练习全都是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的两位小数的加法与减法,学生在此之前已学过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相应地懂得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的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B教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肯定是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的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C教师:我认为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是教学重点,因为这个知识点是整个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虽然教材内容全是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的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但即便作为重点学习,学生掌握肯定不太理想,这不是一节课所能解决的,今天是难点,以后还是难点。
D教师:这节课中,连续退位或连续进位这个知识点在整数加减法中已反复强调,学生已有相当的接受能力,只有两位小数的加减法是新的内容。因此,小数点对齐的算理是教学重点。
E教师:学生已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知道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只不过现在是从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到两位小数的加减法,所以也就算不上新学内容。倒是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的计算,在视觉、掌握上都是一个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从这个角度讲,这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
F教师:重点的确定只要看教材的提示语是什么即可。在本节课中,书本明确指出“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理所当然的这就是重点。
G教师:教学重、难点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教材中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但对学生来讲,已会的不是重点,不会的或想达到的目的才是重点。因此,我赞成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的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是重点。
H教师:“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肯定是重点。这节课是四年级下册安排小数单元的第一课时,虽说以前也学过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但事隔多日也应强调,何况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另外,教材内容中也出现了这句话,不正说明它是重点吗?
I教师:教学重、难点是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的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也有道理,这种计算掌握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也就掌握了。何况从实际情况中看,学生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应该是理解的。
……
争论还在继续,但教师们的心中似乎都有了一个定夺,若有所悟,我也有了一些体会,现供同行参议指正。
一、不能有二
在各自的观点争辩中,偶尔会有这样一种声音:“这节课两个重点好了,即一是算理,二是计算,这样就不用争了。”然而,教师们似乎都不接纳这个观点。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平常习惯了一节课只有一个重点?还是因为即使有两个重点,也必然存在着一个主要的和一个次要的?或是因为一节课有两个重点会被专家予以否定?难道一节课有两个重点不合理吗?
二、谁为根本
在本次的“重、难点”对话中,教师们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有从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的,有从知识体系去确定教学重点的,有从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的,有从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重点的,也有依教学参考书确定教学重点的。哪个依据才是最根本的呢?教师的讨论虽然有两种意见,但很集中在“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上,这是否表示确定教学重点首要考虑的是知识体系的重点,然后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呢?查阅教学理论书和他人发表的观点,似乎印证了这一观点,但也阐明了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教师应依据实际情况,吃透教材,确定更适合现状的教学重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选择灵魂
本课教材安排的例题、练习全都是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的两位小数加减法。从这个角度出发,教材内容的主体是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的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因而这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换一个角度思考,虽说全是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的小数加减法,但这些计算都是建立在“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上。算理是计算的灵魂,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只是它的外壳,再加上现实学生的知识基础,造成了上述的两种观点。那么,“众多的外壳”和“朴素的本质”我们该选取谁呢?答案自然明了。反过来看,在一节课中安排了那么多的内容,教材的内容安排是否值得讨论呢?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