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超,副教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所撰写的论文有70余篇发表在各级专业刊物上。
教学追求:上出学生喜欢的课程,写出老师爱读的文章。
面对传承知识与文明的教材,需要教师做的不是教教材,而是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材。教师只有树立全新的教材观,尊重与理解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才能创造性地用好教材,为提高课程执行力、推动课程改革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具有开放性与探索性的特点,这既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留下了空间,也是教师实践新课程的瓶颈之一。树立新的教材观,尊重与理解教材,提高教学素养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仅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动力。
一、树立新的教材观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想基础
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期望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参与者与实施者,更是课程的主动开发者、决策者与创造者。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在教材中得到集中的体现——改革理念的渗透、教学内容的更新、知识体系的重组、教学方法的体现乃至评价方式的变革。可以说,教师主要是从教材中获得对数学新课程体系的认识的。当然,教材只是专家、学者对新课程美好设想的具体体现,这种设想能否转化为现实,取决于作为课程执行者的教师。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能力和使用水平成了决定改革效果甚至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长期以来,“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被奉为教学的基本准则和规范。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逐渐接受了“教材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这一理念。“教科书改变了原有的内涵和形式——不再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模仿对象,或者说,它向学生提供的不再是一种‘不能改变’的、定论式的客观数学知识结构,而赋予了新的含义。确切地说,教科书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教科书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
这种开放的教材观从积极意义上说给了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和彰显教育个性的机会;让教师有更广阔的舞台去尽情地、个性化地创造、发挥、展示;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更好地促进专业成长。
然而,新教材使用五年多来,现实与理想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面对“开放型”教材还不太适应的教师为数不小。
1.对教学内容不适应。新教材增加了一些教学内容,如“空间与图形”中的“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统计与概率”中的“不确定现象”、“可能性大小”等。这些内容的出现颠覆了教师传统观念中的“小学数学内容”的框架,中等数学甚至高等数学知识的融入使一些教师感觉在专业知识储备上底气不足。而部分内容的删减、削弱和教材编排体系的调整也让教师有时摸不着头脑。
2.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教材处理失当。回想课程改革前的“浙教版”教材,严格按课时编写,如每一节“新授课”都编写成“准备题——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的“标准格式”,每课时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体系建立与技能训练程序的简洁、清晰成为集中体现教材“为教师服务”的典范,曾受到农村地区教师和新教师的欢迎,但正是这种“教师的教科书”受到新课程的否定。而“体现‘做出来’的数学,教材主要是提供数学活动过程的平台,其中有充满挑战性的数学任务、有启发性的学习素材、有意义的活动机会……而不再有现成的定论、统一的算法”。这才是新课程追求的理想的教材模式。将教材奉为“内容不可更改、顺序不可变换,结论最准确、最恰当”已成为“不识时务”的代名词。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从大的方面说,如由“应用题”转向“解决问题”;“统计”教学从注重统计技能转向关注统计意识的养成;计算从单一方法的训练到“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转变等等,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体系把握困难。从小的方面而言,如以主题图为中心的情景化材料,教师也往往难以把握数学内核。情境——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面对多维价值取向,确定教学目标的随意性加大,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教材处理失当。
3.使用教材的方式产生两种极端。一种是秉承传统的教材思维,即教材是“经过教学法加工的、成熟的数学知识结构”。这些教师视“忠实地执行教材”为教学的基本规范。教材就是教案仍然是许多“家常课”的现实。然而,新教材的“开放性”恰恰成了这些教师使用教材的最大负担。另一类教师则全方位“背叛”教材——从情景、例题到练习题。这些教师中既有实力派的,以各类示范课、比武课为代表。更多的则是模仿型的,其中不乏“郑人学步”者,这些教师以能抛开教材教为直接目的。这两种极端与其说是守旧与创新的对立,不如说都与正确的教材观相对立。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①新旧教材正处在过渡期,一些教师还需要适应过程;②教材尚不完善,无论是内容的取舍还是呈现方式都有待改进;③教师日常教学工作量大,少有时间精心钻研教材。主观上,①教师只关注教材中客观事实性知识的变化,而对作为“个体知识”的数学活动经验关注不够,仍然以习惯性思维考量新教材;②一些教师面对新教材的“创造性空间”无所适从,教材的二度开发能力差;③相应的数学知识储备存在缺陷。
二、尊重与理解教材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先决条件
“数学新教材最显著的变化是它不追求学科本身的完备性和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把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根本理念,即把教材的中心价值转移到学生怎样使用教材上。”面对教材的这种变化,教师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真正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效果。然而,教材毕竟是专家经过深思熟虑、精心选择的典型教学材料。“创造性”使用既不是抛开教材,也不是“扬弃”,尊重与理解是教师处理教材的首要原则。
尊重,既包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教材,而不是想当然地轻易肯定与否定;尊重,还意味着以专业的眼光和审慎的态度深入钻研教材,弄清其编排意图与特点,不盲目改动与变换。
理解,就是在对文本作深入解读的基础上掌握教材所呈现的各类信息,以及由此所体现的三维教学目标。尤其要仔细揣摩“知识”这一载体,包括被称为“共同知识”的客观的、逻辑的、显性的知识和称为“个人知识”的主观的、情境的、默会的知识。进而理解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呈现方式、技能训练形式、情境创设环境、数学思想方法提炼过程、教学进程安排等信息。
尊重教材才会有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与效果;理解教材才能有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勇气与胆略。
三、对教材作二度开发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手段
新教材“框架”式构造、“留白”式处理给教师对教材作二度开发(即适度重组与改造教材)创造了可能性。而教材的统一性与地域差异、教师差异、学生差异的矛盾也体现着对教材作二度开发的必要性。对教师而言,“二度开发”难在其度的把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