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从现实中了解到很多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们对教学反思依然存在许多的困惑:教学反思非要写下来吗?教学反思写什么呢?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学反思呢?
一、观察法
教学反思的主体是教师,对象是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自己去观察、发现和内省。因此,观察法在反思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用心去观察课堂教学,记录课堂教学,还要善于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案例1】
师:从图中的数学信息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鸟的只数是松鼠的6倍。
师: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小鸟比松鼠多6倍,也就是多6个2。
生2:小鸟的只数有12只,松鼠的只数有2只,也就是小鸟比松鼠还多,多了6倍。
……
为什么学生会认为“小鸟是松鼠的几倍”和“小鸟比松鼠多几倍”是一样的意思呢?到底学生是怎么想的呢?教师又会怎样处理呢?我想这是教师没有预想到的。这里,学生对“倍”的真实意义是没有理解的。是什么原因呢?也许是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两种事物的关系主要是“比较多少”,从而根深蒂固地认为倍数的关系和多少的关系是一样的。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这个问题是很多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也是没有分清楚的。所以帮助学生理解“倍”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并逐步抽象“倍”概念。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不仅如实地记录了课堂观察到的现象,同时也记录了自己看到这种现象时的心理活动。案例中的问题不仅是执教者的困惑,也是观察者的困惑。教师的这种意识活动本身并不一定是故意为之,但是这种瞬间突发的念头是最宝贵的闪光点。它对于事后的深入反思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进行叙事记录的时候,一定要“还原事实”,悉心体验。在对具体的教学事件详细描述的同时,如果能够记录下观察者自己在整个事件中的直觉、顿悟、感想等非理性因素的心理活动和意识活动,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观察者自身的教学理念。观察者在总结反思的时候可以围绕事实和想法做进一步的分析反思:只是这样吗?为什么当时会这样想?这样,我们就不仅仅是在反思事件本身,也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积累教学智慧。
二、比较法
比较法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它常常应用在教学反思中,也可通过一些途径传递给学生。比较法有纵向与横向之分,一方面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另一方面也反思别人的教学实践。通过研究别人的课堂教学,找出理念、能力、智慧上的差距,取长补短。同时,学会自我对比,反思同样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为何在不同的班级会效果不一样呢?
【案例2】
今天分别在两个班上了一节“三步应用题”的课。在三(1)班,我给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三年级有6个班,每班去50人。三、四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审题和分析的能力。题目刚出示,很多学生立刻就反应过来了:怎么求呀?四年级人数不知道呀?缺少一个条件……议论纷纷。于是我顺势导入:“那我们想办法给它加上条件!”结果学生提出了四种补充意见:
1.四年级一共去了200人。
2.四年级有4个班,每班去了20人。
3.四年级比三年级少去120人。
4.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去10人。
在教学的时候从两步应用题入手,学生很快就找到了三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而且对解题的“分析法”也更加了解了——只要问题不变,无论它的条件怎么样变化,其中的数量关系是不变的。
在三(4)班,我稍微做了一些调整:三年级有6个班,每班去50人。四年级有4个班,每班去30人。要求学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结果学生们只提出了两个问题:
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2.四年级比三年级少去了多少人?
后来,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我补充了下面两个问题:
3.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4.四年级去了多少人?
学生在独立计算问题3和问题4时,发现题目中的一些条件多余了,明白了解答应用题条件有时候不需要用上每一个条件。这对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应该有很大帮助的。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策略,为什么学生在补充条件的时候能够提出多种的意见而在补充问题时却仅仅提出了两种比较复杂的呢?是不是因为学生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条件是怎么样给的,问题肯定都是要求所有的条件都用上的 ?
课后,我还在思索这两个问题,渐渐地似乎明白了一些:补充应用题该是缺少条件还是问题,并不是简单的补充完整的过程,实际上暗含了两种不同的分析应用题的思路。缺少条件,是学生要从问题中去思考,才知道到底需要什么,这是分析法的思路。相反,缺少问题,是学生要从已知条件中去分析条件之间的联系,看能求出什么问题,这是综合法的思路。可见,应用题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什么样的解决问题方法,就要认真考虑教学的内容选择。
这个案例里,教师从自身的两个教学侧面进行比较反思,从而总结出“应用题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什么样的解决问题方法,就要认真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偶然的一次收获。起初教师并没有过多地去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到底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什么影响,但是在教学以后经过比较两个班的教学经历,突然感到教学策略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行动研究法
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是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整个流程如图。
第一阶段为问题阶段,主要是教师在很多的教学困惑(包括教学兴趣)中通过分析提炼出一个反思性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是今后反思的总方向。第二阶段为行动研究阶段,也是行动研究法应用的阶段。教师通过对问题进行分解,产生多个低一级反思方向并初步形成行动的方案。然后实施方案,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收集信息和反思行动的效果,最后调整方案再研究,依此循环若干次。第三阶段为归纳结论阶段,教师通过前面的行动进行整体的归纳形成文字性的结论。
【案例3】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运用前面的教学经验,先让学生观察、猜测、验证一组式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形成结论。课堂上学生做练习的反映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在作业中却冒出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60+8)×25=60×25+8=1500+8=1508
24×6+6×76=144+456=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0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