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的八种误区

admin 小学数学 2021-04-23 13:32:51 小学数学探讨争鸣

 

    课堂提问作为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已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中生根开花,为广大教师所提倡和运用。但是,出于各方面原因,目前仍有相当多的教师在实践中陷入课堂提问的种种误区,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本文试对课堂提问的八种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与读者商讨。 
     
    一、陷入哗众取宠的误区,使学生一知半解 
     
    有些教师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两者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问”就是“启发”,导致课堂教学“满堂问”,过多地提出没有思维价值的简单问题。诸如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等,造成满堂课尽是学生震耳欲聋的“回音”。这种哗众取宠的现象,从表面上看似乎“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学生思维并没有真正展开,对知识仍是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养成轻浮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惰性。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不能片面地把提问式教学等同于启发式教学。提问是否达到启发的效果,关键在于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也就是说,“问”是为了“思”,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那就等于白问,或者不如不问。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陷入含糊其辞的误区,使学生如坠烟雾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是事先设计推敲好,而是临时讲到哪、想到哪就问到哪。这种仓促提出的问题,往往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致使学生如坠烟雾,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使学生思维误入歧途。如一位教师在复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将3+3+3+3改写成乘法算式3×4后,问:“为什么把3放在前面?3是什么数?”这里的第二问就很难回答,是回答“3是相同加数”,还是回答“3是被乘数”?教师提出的问题导向不明,学生摸不着头脑,既浪费了时间,更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改为问:“乘号前面是连加算式中的什么数?在乘法算式中叫什么?”这样就具体明确了,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也问到了相同加数和被乘数的联系与区别的关键处。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达到为学生的思维行进设置“路标”与开辟“捷径”的目的。特别是语言要简明易懂,具体而不笼统,浅易而不晦涩,使学生易回忆、易归纳、易口头表达。 
     
    三、陷入单调刻板的误区,使学生兴味索然 
     
    有些教师课前没有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仓促上阵,课堂提问单调刻板,使学生兴味索然,导致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元、角、分的计算”时,一成不变地提问学生,如“3分+5分等于多少”、“9角-4角等于多少”、“1角-7分等于多少”等等。这样单调乏味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大脑皮层抑制,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涣散,其效果之差是不难想像的。如果变换不同角度,如采用“小营业员”、“病题求医”等方式来提问,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随之提高了,其效果肯定好得多。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依据教材特点,构思出新颖别致、富有情趣的问题来“迷”住学生,从而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王国。 
     
    四、陷入浮光掠影的误区,使学生浅尝辄止 
     
    有些教师可能是为了节约时间,往往在提问后立即叫学生回答,弄得学生手足无措。更有些教师连珠炮似的发问,一问未了又是一问,一问刚完再来一问,使学生应接不暇。结果导致学生在这种快节奏的问答中,来不及进行深入缜密的思考,或来不及组织好表达思维结果的语言,造成课堂上常常是“少数优生撑场面,多数学生当陪客”的局面,而且细观少数优生的回答,很多也显得认识肤浅,语言重复无序。这样的提问,造成学生无法深入思考,无法探究问题的实质,浅尝辄止,其智力发展必然受到限制。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思维萎缩。作为教师,问题提出之后,不宜急于指名学生回答,要留给学生思考问题所需的时间。听取学生回答时,要有耐心,学生一时答不到点子上,教师要启发点拨,把问题作若干次转化,直至最后圆满解决。特别是前后问题之间要有思维的“休止”来供学生认真地思考,或从上一个问题自然地转入对下一个问题的思考,这样才能便于学生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细致乃至多样而有创见的思考,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和组织准确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陷入越俎代庖的误区,使学生不知所以 
     
    有些教师怕讲课过程中出现问题,总希望课上得一帆风顺、平平安安。为此,教师处处为学生“搭好桥”、“铺平路”,设计的问题总是简单直接,致使学生“伸手可及”。即便是稍难的问题,也是在教师“自问自答”中走过场。这种越俎代庖的现象,容易使学生知其然。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知识的“窄化”和思维的“僵化”。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先出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练习3.22÷14,然后出示除数是小数的计算题3.22÷0.14,问学生:“这道算式与上面一道算式有什么不同?要使除数变成整数,小数点应该怎样移动?除数的小数点去掉了,要使商不变,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怎样移动?”其中最后两问实属暗示结果的提问,没有启迪学生主动思维来获取新知,而是由教师包办代替。这样获得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是没有“活性的”,很容易被遗忘或“漂离”。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认真贯彻启发性原则,不仅要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更要使学生知道结论是怎样得来的。 
     
    六、陷入揠苗助长的误区,使学生适得其反 
     
    有些教师平时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个别差异等实际情况不甚了解,加上课堂教学中急于求成、期望过高的心理,所提问题的难度、坡度、深度往往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学生不知所云、一筹莫展。这样既损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延误了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数加法例题”后,问学生:“计算小数加法的方法是什么?”几经催促,学生仍是无言以对。显然,这样的问题脱离学生实际,不仅要求过高,而且太抽象。如果改为先问学生:“在列竖式计算中,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应该怎么办?”再问学生:“和的小数点要点在哪里?”最后要求学生概括,这样“小数加法法则”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因此,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量力而问,所提问题要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当然,这里的“跳一跳”是指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而“摘得到”是指难度要有一定的限度,使学生“伸手不及,跳而可获”,否则就会欲速而不达,适得其反。 
     
    七、陷入变相体罚的误区,使学生望而生畏 
     
    有些教师借提问之机,实行惩罚。如对学生一时答不出或答错,常常是严厉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给学生一个“难堪”,似乎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追求进步。殊不知,教师这种粗暴的做法大大地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与人格,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丧失殆尽,与教师的对抗情绪也随之越加强烈,其结果是“破罐子破摔”,在教师的指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00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