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与之相配套的新教材的编写也已展开,但要全部学生用上新教材,还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期间,必须用新理念来评价小学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
笔者认为,任何一堂课不可能是完美的、精致的,但只要有点滴创意和独具匠心,那这堂课就是值得欣赏与肯定的。因此,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让新课改、旧教材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焕然一新。
一、从学习材料上进行挖掘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教学片断:
师:我校四(3)班有男同学30人,女同学18人,在上体育课时,方老师要把24个实心球分给男女同学进行练习,可以怎么分呢?男女同学各能分到多少个实心球?
生1:可以平均分,就是男同学12个,女同学12个。
生2:我认为这样分不合理,男同学30人12个实心球,女同学18人也是12个实心球,不太合理。
生3:对,我认为可以按男女同学的人数多少来分。男女同学的人数比为30:18,化简后是5:3,按这个比例来分比较合理。
师:24个实心球按5:3来分,男女同学各分到多少个呢?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教师把刚才的问题板书成应用题出示,并引导学生一起研究解决刚才的问题。
思考:在平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有趣的事:有的学生会解答两三步计算应用题,却不能解决10元钱购买一定数量的牛奶、巧克力等较复杂的生活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有创意地挖掘现实生活素材显得多么重要。
在此案例中,教师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分球”的开放性问题情境。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是平均分的方法,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学生平时肯定也有一些体验,正是这一生活体验让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基础。当有学生回答可以平均分时,另一学生提出了“我认为这样分不太合理”的想法,从而使学生产生了矛盾冲突,引出了本课的“按比例分配”方法,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既合情又合理,透射出教师选材的独具匠心。
二、从学习目标上进行拓展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在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后,按“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方法分类。
师:想一想,哪一类图形的阴影部分你能直接用分数表示?
生1:平均分的阴影部分能直接用分数表示。
师:对!平均分的阴影部分能直接用分数表示,不平均分的阴影部分暂时不能用分数表示。
生2:老师,不平均分的阴影部分难道就不能用分数表示吗?
师(高兴状):这个问题值得讨论。
生3:像这个图形(如下图),我把它看成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就是1/3。
师:是估计的吧?你有什么办法验证?
生4:只要折一下。(上台演示)
师:那老师刚才说的“不平均分的部分暂时不能直接用分数表示”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
生5:可以用分数表示,只要把不平均分的图形转化成平均分就能直接用分数表示了。
思考:学生的学习目标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念,它需要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为避免学习目标的单一性,应强调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在本案例的教学中,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不平均分”的东西,只要通过一定的方法都能转化为平均分,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直接用分数表示。如果只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能在平均分的状态下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那么呈现给学生的知识至少是不完整或者说是残缺的。因此,在这个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中,与其给学生一个暂时简捷的判断方法,不如给学生对分数较为整体的认识。况且,这个片断的教学还能适时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这样的学习目标的拓展设计,不费时,确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
三、从学习方式上寻求改革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片断:
师:你爸妈打算自己动手种菜来丰富“菜篮子”,现他们有24米篱笆用于建一个长方形的菜地围栏。1.如果想让菜地的种植面积尽可能大,那么围栏各边应为多长?2.如果他们有16米篱笆,那么围栏各边应为多长?3.给定长度的篱笆,怎样围才使面积最大?怎样整理你的解决方法,以便使其他同学能够理解?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