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纳入到数学活动中。
教材分析:本课由三部分组成。(1)认识人民币;(2)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3)会换币。这三部分内容联系紧密,学生通过亲自实践,经历学习历程,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和热爱人民币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并会简单地使用人民币。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去超市,今天我们就去文具超市瞧瞧!( 播放课件。)
生:这么多文具,好漂亮!
师: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文具,你们想买吗?
生:想!
师:知道用什么买吗?
生:钱。
生:人民币。
师:买东西必须用人民币,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吧!(板书课题。)
【评析:用学生熟悉的“文具超市”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功能。】
二、初步感知人民币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准备了一个存钱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钱,请你们把它分一分类。分完以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小组活动,小组代表来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我们把纸币放在一起,把硬币放在一起。
生:我们把“元”放在一起,“角”放在一起,“分”放在一起。
生:我们把见过的钱分成一类,没见过的钱分成一类。
师: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有很多。(课件出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我认识100元、50元、10元的。
生:我认识5元、2元、1元的。
生:我认识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
师:你可真聪明。看来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先研究小面值的人民币,我们下节课再研究大面值的人民币。
【评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钱分类,从整体感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探索新知
1.认识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人民币,摸一摸,比一比,看看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一会儿分小组进行汇报。(生小组内交流。)
师:哪个小组把你们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
生:我们小组发现人民币上有数字、人头像、水印、还有长城!
师:你们小组知道水印有什么功能吗?
生:是辨别真假钱的标志,举起来就能看到。
师:很好!大家可以把人民币拿起来看看,还有哪个小组想说说?
生:我们小组发现人民币上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人民币发行的字号、点,还有国徽。
师:你说的那个点是什么?能说说它的作用吗?
生:不知道。
生:我知道,那个点是盲点,是为了方便盲人使用的。
师:你的知识可真丰富!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是妈妈告诉我的。
师:很好。同学们,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更加爱护人民币。那么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
生:不能把它丢在地上乱踩。
生:不能在上面乱画。
生:不能乱花钱,要节约。
生:老师,我们小组发现人民币上有很多不认识的字。
师:你们小组观察得真仔细!那是我们少数民族的文字,都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意思。
【评析: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在小组内通过看、拿、说、想、比等手段,加深对小面值人民币的认识。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自己感受、经历、体验的过程,教师由传授者,变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初步体验。
师:你愿意光临小小文具超市吗?(学生争先恐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