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启宗(特级教师)评析
片断一:复习旧知,猜想性质
1.口答下面各题。
(1)12÷3=(12×10)÷(3×□)
15÷60=5÷□
18÷6=(18÷□)÷(6÷□)
(学生口答后,让他们说说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让他们说一说是根据什么知识填写的)
2.教师引导:既然除法中有商不变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又如此紧密,那么分数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如果有,你想给它取个什么名称?这个性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提出猜想。
【评析: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是负责任的态度。在有些情况下,猜想比教会证明更重要,有了猜想,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商不变规律和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回顾,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猜想做了有效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就水到渠成了。】
片断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学生自主实践,完成下面的表格。(每人一张)
2.学生完成表格,反馈展示后,让学生思考:如果把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10份、12份……阴影部分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4.小组讨论:从左往右看,分子和分母按什么规律变化?从右往左看呢?
5.师生共同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评析:如果只有猜想而无法验证,那只能是空想,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可以使猜想得到进一步验证,问题获得解决。教师相机出示表格,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并通过讨论、探究发现规律,进而验证猜想,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片断三: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1.口答。
D.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非0自然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变了。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评析:“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本组练习设计既重视“双基”的训练,又注重能力的培养,做到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开放练习相结合,给学生创设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评:
教学实践证明,“猜想——验证”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通过“猜想——验证”的形式探究新知,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