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本身固然重要,但是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身受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获得正确知识的结论,而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让学生逐步领会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李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一课中,我们感觉到了教师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课的伊始,李老师出示了书上的校园主题图,请学生从中找出认识的图形。第二步,当学生从这个具体情境中抽象出许多的几何图形后,李老师又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的四边形,并阐述理由。从而逐渐抽象出四边形的本质特征:有4个角,有4条直边。在这个环节中,我看可以看到,李老师对四边形这一概念的教学,是俺以下程序进行:1、由实物抽象为几何图形,建立四边形的表象;2、在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对
这一图形的争议,逐渐抽象出四边形的本质特征。3、最后对四边形的本质特征用语言加以概括。显然,这一数学数学过程,既符合学生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的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教师是如何应用数学思想法,对有联系的材料进行对比的,对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对教学概念进行形式化的。
在最后一环节,李老师请学生对众多四边形进行分类时,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似乎是教师与学生在一对一展开交流,使这道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归类”这一数学思想没有得到充分的渗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7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