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营造美丽的数学课堂
一个偶然的发现
学生荡漾着的笑容在数学课上慢慢消失,我的心里充满了焦急和困惑。课间,偶翻开学生小小的书,我发现这个小家伙居然把全书的内容都写完了。回想我的课堂为了统一的进度,统一的作业,我不允许学生写后面的作业。在课堂上学习已经熟悉的内容,缺少了趣味,没有挑战性,这样的数学课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这个偶然的发现引起了我的深思。
走进学生的心灵
我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穿梭在学生的中间,了解学生的想法,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的奇思妙想让我大开眼界,我没有想到一年级的小学生会有这样的思维:让我们走出教室学习数学就太好了;老师您讲课的时候要了解大家的情况,我们会的都不用讲了,直接跳过去就行了;老师您不用担心我们学不会,我们的能力大着呢……
学生七嘴八舌的说着,畅谈自己的理想课堂。我开始庆幸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是多么明智,我在逐步走进学生的心灵,和他们一起规划我们美丽的数学课堂。
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在学校教研课的活动中,我要讲“铅笔有几枝”,这节课主要的知识内容是解决5的加减法。在上课前,我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学前基础比较好,大部分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那么这节课的着眼点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呢?通过和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我发现学生很难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然后再让生活回归数学,我知道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但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不是等学生长大了再说,而是渗透在课堂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决定和学生一起去经历体验这个过程,让数学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伙伴。
镜头一:教室里的数学问题。
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经历了从主情境图中提出数学问题,建立了加法算式这个模型。接下来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计算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能从实物的操作中提炼出算式的模型,逐步摆脱实物的支撑来进行加减法的学习。
我开始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位学生惊奇的发现了教室里的数学问题,他兴奋地喊道:“教室的左面有2个窗户,右面有3个窗户,一共有几个窗户?”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给了积极正确的答案。接下来,马上有学生说:“我也发现了,教室前面有2个电棒,中间有2个电棒,后面也有2个电棒,一共有几个电棒呢?”这可是连加的问题,我惊奇的发现,学生解决没有任何问题。接下来学生的思路如泉水一样不断地涌出来,教室里的物品成了学生计算的主战场,结果连100以内的加减法都有了。学生的表现深深地打动了我。
镜头二:校园里的数学问题。
当大家在热烈讨论发现的数学问题的时候,一个声音冒出来了:校园里肯定也有数学问题。这句话,及时的点醒了大家,大家把目光转向了我。我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里去寻找数学问题,用简单的符号记录下来,可以在下一节课交流。学生三五成群的在校园里绘制着自己的数学梦,学生的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他们的表现形式不一:有的是用图画的形式表示;有的是用文字的形式叙述;有的是用数学符号表示。他们的分工合理清楚,没有的吵闹和玩耍,校园里一堆一堆的学生在认真地记录着他们伟大的发现。居然有的人给校长提出建议,说校园里的树木太少了,应该多栽一些花草,有利于净化空气。看看这些孩子们,我们有何理由不信任学生呢?
镜头三:延续的活动。
学生们把活动延续到了家里和社区。一位妈妈幸福的和我交流,她的女儿有一块小黑板,每天记录一个她发现的数学问题,家庭成员是她的学生,每天她学习记录着,从不间断。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耐心呀。
在这个活动的鼓励下,学生开始记录生活中的数学日记,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学生们把收集的数学问题进行了整理和汇编,成了班级最宝贵的财富。课间或午后总有人在浏览,然后写下自己的意见,不断地进行修订和补充,学生称之为“数学问题快车”。更有意义的是这种学习热情吸引着学生不断地去挖掘数学素材,学生开始阅读一些数学读物,摘录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形成了班级的“数学问题银行”,每天有的同学把问题存进去,有的把问题取出来,学生们还成立了行长和解答员,我被学生聘为“顾问”,和学生一起学习数学的日子,真是忙碌着的快乐。
阳光跳进了教室
在我的数学课堂中,少了份束缚和拘谨,多了份轻松和自信。不同程度的学生设有不同的作业。在以前没有讲过的内容学生提前完成了要受到批评,现在一路全是“绿灯”,会的内容可以提前做,在讲到这一部分的时候,会的学生可以不用听课,完成我特意留给他们的数学实践活动或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数学课题即可。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了,沉闷的数学课堂开始有了欢声笑语,每次看到学生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我非常开心。
让学生沐浴在数学的阳光中,把一道难题看作是自己喜欢吃的冰淇淋,让数学成为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解决问题的步骤是在播放一种思维的动画片。学生在感受数学阳光的同时,也在感受着数学带来的欢乐。
深深地思索
和学生一起创造的日子,学生的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我的课堂呈现出了不同的景象,学生的幸福愉悦带给我的是轻松快乐。我和学生在新课程中一起成长,我们一起走过数学的沼泽,到达了一片数学绿洲。
思索一:课堂是没有围墙的。
总是习惯学生在教室里才能学到知识,只有把学生圈进教室认真听讲,学生才能学好知识。通过实践,我发现只要是学生生活的空间都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知识不受空间的控制,当学生把他们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数学摆在我面前的时候;当学生把他们对校园的绿化建议放在我面前的时候;当学生把对小区垃圾的分类与整理及建议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学生的潜能有多大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做教师的要放手,把学生推向前台,课堂是没有围墙的。
思索二: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有一个过程,开始我觉得这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麻烦,不同的学生留不同的作业,我批改作业太繁琐,我习惯了统一的作业统一的形式,作业多好批改。在与学生一起学习的日子里,我逐步感受到了这句话的魅力。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必然不同,整齐划一的教学使我们把学生分成的三六九等,学习数学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心病,数学成了灰色主旋律。怎样让数学成为阳光花园,让数学作业有不同的脸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能干完还能干得很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4/6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