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数学

透过“问题”说问题

admin 小学数学 2021-04-23 14:03:40 小学数学探讨争鸣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每节数学课都离不开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深究一些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会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刨根问底。在批判“满堂灌”的同时,一些老师误以为提问就是启发,于是,“满堂灌”变成“满堂问”,而且一问到底。某教师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设计如下一串问题: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怎样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高再除以二?从表面上看,这一串问题极其有序,层层深入,学生回答亦很热烈。实质上,学生是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被动地回答问题。二是盲目乱问。某教师在学生得知“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用“π”表示时提问:“圆周率为什么用π表示?”这个问题让一个个学生无言以对。“π”仅仅是表示圆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的特定符号。如果将问题改为“π表示什么,它是怎么推导得来的”岂不更明了?不难看出,没有明确的问题目标指向,盲目乱问,常常是启而不发。三是为问而问。有的教师讲到哪儿,就问到哪儿,一堂课几乎是教师习惯性地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样做对不对?”“这样做行不行?”“你们说是不是?”对这些缺乏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只是随声附和。那么,该如何设问呢? 
  一是问在重点处,层层引向深入。知识有深浅之分,教学有主次之别。一般而言,基础知识、中心内容、常用知识是构成章节教学的重点内容。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它是课堂的主攻目标。如何围绕教学重点有效设问?请欣赏特级教师黄育粤“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教学片段: 
  教师先出示两道减法竖式: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连续退位减,这两道题是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做过的练习。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发言)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有退位点的“4”你可以看作几?(生:可以看作3。)带退位点的“7”呢?(生:可以看作6。)带退位点的“1”呢?(生:可以看作0。)带退位点的数我们都要少看几? 
  生:带退位点的数都要少看1。 
  师:如果遇到带退位点的“0”又应该怎样少看呢?(教师随即将黑板上第二题中被减数十位上的“1”改为“0”,就变为课本上的例题。 ) 
  教师请一位学生把例题读一遍,接着提问:个位上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0”表示这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那该怎么办呢?“0”可是个热心帮助人的好孩子,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到底是什么办法呢?有谁知道? 
  生:可以从百位退1。 
  师:百位上的“1”表示多少?从百位退1到哪一位上?是几个10?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从教具的百位上取下一个圆片,打开后变成10个小圆片挂在十位上。让学生看清从百位上退1后,少了“1”,而十位上变成了“10”——图(2)。) 
  师:同学们想一想,现在能不能从十位上退1了?(教师边问边演示:从教具中的十位上的10个小圆片中取下一个小圆片,打开后变成10个小圆片挂在个位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十位上退1后,十位上剩下“9”,个位上变成“12”——图3,这样就可以相减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板书: 
   
  接着,师生一起对照教具口述演示的退位过程,并直观地看出剩下143。最后,脱离教具,让学生看着竖式完整地讲述,并归纳“中间有0的退位减”的方法。 
  这一教学过程,黄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紧紧围绕“中间有0的退位减”层层设问,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巧妙借助教具,引导学生“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促使学生的思维有序地向纵深发展。 
  二是问在难点处,步步引导思辨。教学难点是由学科知识特点、学生生活经验、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决定的。其中,旧知识推动或束缚着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这也是造成数学学习易混的原因之一。对于某些看似与旧知识相似,实有本质区别的新知识,教师应适时设问,并组织学生辨析、沟通,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以下是我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片段——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学们说出一个数,老师马上就能判断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谁愿意出题考考老师?(学生出题,教师故意将“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数回答成能被3整除;把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的数回答成不能被3整除。) 
  生:33能不能被3整除? 
  师:因为33个位上的“3”能被3整,所以33能被3整除。 
  生:那么,21呢? 
  师:因为21个位上的“1”不能被3整除,所以21不能被3整除。 
  生(齐声):错了!错了!21能被3整除! 
  师:因为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看个位,所以老师用“看个位”这个办法检验“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今天这个办法怎么就不灵了? 
  (教师故作纳闷,学生也在思考。) 
  师:(出示第一组数30、21、12、63、84、45、96、57、78、69)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些数能不能被3整除? 
  (学生很快发现,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 
  师:(出示第二组数10、31、32、43、74、85、26、37、28、49)请大家再算一算这些数能不能被3整除? 
  (学生很快发现,这些数都不能被3整除。) 
  师:这两组数的个位都有0、1、2、3……第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而第二组数都不能被3整除,同学们能找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吗? 
  生:我发现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与这个数个位上的数没有关系。 
  生:我认为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要看整个数。 
  …… 
  在上述片段中,教师根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看个位”这个办法设置问题“陷阱”,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入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的学习中。在学生初步感知“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教师再将两位数拓展为三位数、四位数,引导学生验证“所学”,让他们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形成过程,从而建构新知。这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思辨能力,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学生“以偏概全”、“一概而论”、“断章取义”等片面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 
  三是问在疑点处,引导深层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疑惑不解时,教师应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以问题的存在价值为前提激化认知冲突,诱导学生深层探究,促进知识建构。如,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时,在学生初步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概念后,我利用投影仪设计了覆盖活动卡片,做如下判断练习:“如果给出三角形三个角中的一个角,你能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吗?” 
  师:(露出一个钝角)这是什么三角形? 
  生:钝角三角形。 
  师:(露出一个直角)这是什么三角形? 
  生:直角三角形。 
  师:(露出一个锐角)这是什么三角形? 
  生:锐角三角形。(我故意在屏幕上出现一个“直角三角形”) 
  生:直角三角形。(我在屏幕上出现一个“钝角三角形”) 
  师:同学们找到判断是什么三角形的奥秘了吗? 
  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思考、交流,最后通过分析归纳,认识到:三种三角形都有锐角,只露出一个锐角很难断定是什么三角形。问题是学生思维的方向,问题是课堂活动的指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从现实背景出发引入新的知识,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从数学角度分析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验证并应用所得结论的全过程。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设问,引发并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而再深究问题,不但能激起学生积极思维,达到“解惑”之目的,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新知的深层认识与理解,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积极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082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