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推进,让沉闷已久的数学课堂焕然一新。课堂活了,学生活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然而,透过精彩纷呈的表面,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在活跃的课堂中,总有一些学生难以深人其中;当部分学生在探索、讨论,享受探究学习的乐趣时,那些学困生却陷于困顿状态,游离于课堂之外,无所适从……
我们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忧思:新课改好是好.但班级中的两级分化现象在日渐严重,好的更好,而差的则更差了。从考试成绩上看,学困生的比例明显有增加的趋势。以笔者所教的一个四年级班级为例,本人从一年级开始对这个班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该班级的合格率为98%,到了三年级上学期,合格率为96%,而到了三年级的下学期,合格率已降到了94%(此数据已排除了学生的转学等一些客观因素)。
课堂活跃了,学生的兴趣高了,怎么会不可思议地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学困生的增多呢?
一、原因
1.课程门类多了。学困生穷于应付。
现有的课程设置结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开设了语文、数学、艺术、品德与生活、体育与健康五门课(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英语)。而到了中年级,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又增设了英语、科学和综合实践等三门课,总课程达到了8门之多,其中还不包括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在班级课程表上,每天六节课(低年级五节课)都排得满满的,学生就在这按部就班的设计中,周而复始地学习着,除了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哪有多余的时间自由支配与安排。而这种情况对学困生而言就更严重了,他们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领悟知识,在课后又没有充裕的时间用于复习巩固与消化知识,长此以往,就陷人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中。
2.教材跨度大了,学困生难于适应。
小学一年级(苏教版)要求学生认识乘法,掌握6以内的乘法口诀,相比过去的教材难度略有增加;三年级出现了混合运算习题,但教材上根本就没有例题,系统地讲混合运算要到四年级才开始;小学数学第七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例题讲的是“归一”应用题,但课后练习却成了“归总”应用题。这样跳跃式的编排体系,让很多学生赶不上节奏。基础好一点的学生一节课就能掌握,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就累得多了,他们在课后花成倍于课堂学习的时间还补不过来。
3.整齐划一的综合检测,学困生没有成就感。
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有些学习内容难以检测等客观原因,在平时的测验中,大多采用同一份试卷检测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质量检测也采用了此方法)。用同样的难度标准去衡量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结果当然是大相径庭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效果就有了明显的区分,优秀学生固然能从中品味到成功的喜悦,而那些学困生面对着一张张冷漠的试卷,有的只是无尽的烦恼、羞愧、害怕,这对他们造成的伤害是无形的,学习积极性又从何而来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9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