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以关注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那么,在课程标准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新理念指导下,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数学教学设计呢?
一、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必然会想方设法去认识它、研究它,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分析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正确把握他们的认知需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猜谜语、听故事、做游戏都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谜语、故事或游戏,并在这些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设计了“摸大奖”的游戏。全班学生分小组开展游戏,每人每次从小组的摸奖箱里摸出一张数卡(摸3次),每人将3次摸出的数卡按要求(第一次摸的数卡放百位,第二次放十位,第三次放个位)摆成一个新数。然后学生小组内互相讨论、比较各自数的大小,组长把本小组最大的数写在黑板上,最后全班共同讨论、比较,并把黑板上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找出“大奖”得主。游戏进行到此时,每个学生都激动不已,有的高兴,有的叹息,都迫切希望能再做一次。我把握有利时机,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改变游戏规则(第一次摸的数卡放个位,第二次放十位,第三次放百位)再做一次,找出新的“大奖”得主。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潮迭起的游戏中一次次被激发,他们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方法,而且通过对比前后两次游戏的规则和结果,发现了数字、数位与数值之间的变化规律。
联系学生实际,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不足感和探究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一组准备题,请学生依次回答。
学生答到第3题时有一定的困难,第4题答不出,我马上说出答案,并让学生出类似的题目继续考我。我一一正确作答后,学生惊讶无比,想知道我用什么方法算得这么快,迫切想掌握这种计算方法,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操作实验,把书本静止的结论变成学生动态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探索、发现规律,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他们好动、好奇的生理需要。因此,动手实验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让学生把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使其发现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选择学生关心的、熟悉的素材作为学习内容和研究对象,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转变。
我校地处茂名市新区,学校周围都是近几年开发的高档住宅小区,我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这些小区,他们对“住房面积”有关的问题很感兴趣,而且都有“家变大了”的经历和感受。教学“平均数”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让他们研究“住房面积”有关的问题。我设计了课前“家庭住房情况”的调查活动与课堂“谁家住得比较宽敞”的研讨活动,让学生先调查自家的住房面积及常住人口,然后课堂上根据自己的调查和感受讨论“谁家住得比较宽敞”。有的学生认为自家住房面积大,住得比较宽敞;也有的学生认为自家住房面积不算大,但人口少,住得也很宽敞。通过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用每家个人平均居住面积进行比较是最合理的。通过这样的研讨活动,学生不仅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还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9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