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教学片段。(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片段1]
黑板上整齐地列出两组算式:
0.3元=0.30元
0.1米=0.10米=0.100米
师:观察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1:每组小数的大小是一样的。
生2:从左往右看,小数部分多了一个“0”。
师:增加的“0”在小数部分的什么部位?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2:应该是小数末尾增加了一个“0”。
师:那么,从右往左看呢?
……
师生共同小结,概括小数的性质。
[片段2]
练习:下面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1.80 0.250 0.060 17.000
学生顺利地把1.80、0.250改写成1.8、0.25,容易出错的0.060也准确地改写成了0.06,没有出现错写成0.6的。看来学生对小数性质中的“末尾”一词界定准确,理解到位。
但是,17.000在许多学生的笔下被改写成了17.00,对此我们都感到意外,同时也很纳闷:为什么不直接改写成17呢?
在教师的追问与引导下,学生终于把17.000改写成17,但那是一步一步完成的:17.000→17.00→17.0→17。
反思:先听一听学生是怎么说的: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我把17.000改写成17.00。哦,原来小数的性质中“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在学生们的理解中被异化成了“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一个’0”。为什么性质的内涵悄悄地发生了改变呢?我们重新审视教学过程,终于找到了其中的缘由。
1.观察材料的不当刺激。教材中提供的材料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强刺激: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增加“一个”0;从右往左看,小数末尾减少“一个”0。这些感知在学生的脑海中悄悄地烙下了“一个0”的印迹。
2.性质概括时无意“滑过”。在引导学生概括小数的性质时,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小数末尾”与“小数后面”的区分之上,忽略了学生的片面感知与理解,以致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不能准确理解性质。
3.性质概括之后缺少一个举例验证的环节。教师如果及时加上一个举例验证的环节,也许能够起到及时矫正的作用。
启示:上述教学片段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1.要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具体说,材料中既要有共性,便于把握共同特征,利于归纳概括;也要注意变式,有利于深入把握内涵,界定外延,不至于得出片面的结论。
2.教师的“教”要借鉴以往的经验,但又不能囿于经验,跌入经验的泥沼。要及时把握课堂动态,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矫正措施,及时解决课堂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3.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自己的教学敏感。教师只要仔细倾听、及时判断,通过一些适当的手段,如追问、举例等等,把暴露出来的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很好地利用,从而完成概念、法则等的准确阐释与运用,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