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中的一个教学内容,其实就是“整十整百数相加减的口算”。上课伊始教师创设了“买电器”的情境,学生结合各种电器的价格提出了许多问题,让学生列式并口算出得数,在反馈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当时学生反馈的是一台电冰箱1500元比一台电视机900元贵多少元?这一问题)
师:这道减法算式,你是怎样口算的?
生l:我是这样算的,把1500看成15个百,900看成9个百,15个百减去9个百剩下6个百,所以是6000
生2:我是这样算的,把1500分成1000和500,1000减900等于100,再加上500就是6000
生3:1500—900,我把900分成500和400,1500减500等于1000,1000再减去400就等于600。
生4:我先想15—9=6,再在得数后面添两个0,得数就是600。……
学生情绪高涨,纷纷举手,想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大家听。
这时候教师又请了一位同学回答:
“我是这样算的,1500—900。用500—900不够减,就倒过来用900—500等于400,再用1000—400等于600,,”
倒着减,这可怎么行,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老师,不能倒过来减的。”
“真好笑,500—900不够减,就倒过来减?”
“真奇怪,倒过来减也等于600 c,’’
“1500—900用倒着减的方法也是对的。”
教师也愣住了,面对这么多议论,又看着这位不知所措的小女孩,教师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倒着减”的算法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是漠视、回避,把学生拉回到自己设计的程序中,还是顺着这位小女孩的思路,调整教学程序呢?
“这种算法到底对不对,我们请她来说一说想法,好吗?”
“1500—900。用900—500等于400,就是说500—900不够减,还差400再用1000—400,就是从1000中拿出.400来补上,得到600。”
“哦,原来是这样啊……”
许多同学都用称赞的目光看着她,她也露出了笑容,教师这才舒了一口气。
原本让人头疼的“意外”,在老师、同学们的耐心倾听和真诚期待中,竟然带来了“意外”的精彩!
无独有偶,一次在学校里听一位年轻老师上“减法口算”的时候,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倒着减),而且不止一个。一位坐在我身边的男孩他是这样算的:
如55—32,他是这样算的:50一30=20,5—2=3,20+3=23。
62—28,他是这样算的:60—20=40,8—2=6,40—6=34 o
对于“62—28'’一开始我始终搞不明白,他在做口算题时,为什么老是要发出声音,后来仔细一听,其实他是在说过程,40。6……最后回到原来的题目进行判断,够不够减,如果是够减的话最后把两个得数相加,如果不够减的话最后把两个数相减。
评析:
新理念下的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而应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思维的激活、灵性的喷发源于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独到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张扬学生独特的个性。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
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就计算而言,每一种方法都有独特性,适合于不同的题目,这就需要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感受、辨析某种方法的局限性和普遍性。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可能会倾向于某一种方法,同时还会去尝试、感悟另一些方法,会与他人进行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思维有了进一步发展,可能会觉得原来的方法又不适合自己或某一道题了,直到学生能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算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
数学课堂上我们应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外”。
善于发现“意外”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表达的机会。上述片段中,教师面对“倒着减”问题,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放弃了预设的教案,以赏识的态度,顺应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得课堂生成了“意外资源”,成为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