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小学数学“队识图形”这一课时,我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的全过程。
片段一:感知“面”与“体”的关系。
上课伊始,教师并没有局限于书本,而是用多媒体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把它们拟人化,跑入画面)。学生喊出它们的名称。这时,随着一声“我来也”,三棱柱跑入画面。教师先让学生给它起名字,再引导他们认识三棱柱,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几何形体)进行研究,引导他们通过摸一摸、说一说了解物体的表面。
反思: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教师创设了让学生摸一摸物体的面,说一说自己感觉的学习活动,既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培养他们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使他们初步感知这些实物的表面是平的,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这为学生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做了很好的捕垫。
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各个物体,看看能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将原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从“体”上找到“面”的方法的基础上,又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尝试怎样利用物体来获得自己喜欢的图形。最后,引导学生比较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异同,深化对两类图形特征的认识,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体验“体”与“面”的区别与联系。
反思:摆在学生面前的几何形体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要得到自己喜欢的图形,必须懂得从各种各样的几何形体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图形,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的。
片段二:猜图形的游戏。
师:小朋友们,听说你们学到了新本领,小动物们都来表示祝贺了,看他们是谁?(多媒体演示:加菲猫:嘿!小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来做猜图形的游戏,你们想玩儿吗?)
生:想!
(蓝皮鼠:小朋友们,在我的身后藏着这样一个图形。它长得像我的耳朵似的,你猜它是什么图形?)
生:圆形。(蓝皮鼠:猜对了。圆形从蓝皮鼠的身后飞出,再与蓝皮鼠的耳朵重合。)
反恩:教师创设与小动物一起做游戏猜图形的情境,把数学知识融入学生喜爱的情境中,赋予他们学习的情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学科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片段三:感悟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学生学习新知后,课件出示马路的情境图,在道路的两侧有交通标志(书中出示的四种标志),让学生说说这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并且从中发现了什么平面图形?学生发现平面图形后,用鼠标点击它,图形就进行闪动,突出了所学知识,把书中静态的画面变成动态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平时生活中要会看这些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体现数学育人的价值。接着,教师问:“在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
反思: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使他们感受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这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片段四:猜谜语游戏。
在此活动中,教师把教材中的“连一连”制成课件,创设了“淘气、笑笑、机灵狗想考考小朋友,做猜谜语的游戏”这样一个具有较强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使他们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在学生找到答案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转向下一个游戏:小花猫在画板上出示组合图形,只要学生能用鼠标正确点击出所要求的图形,就能获得礼物。
反思: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使他们学到的知识在游戏中得到巩固。同时,这一环节也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