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气息与触动。测试作为评价的重要方式,不但试卷的题型和陈述语在不断翻新,试题的内容也有许多新的要求,如试题要体现生活、体现人文、体现应用、体现个性等。其实,命题更应该从数学的角度和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冷静思考。
一、还命题的基础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构筑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平台,在新的平台上构建的小学教育,必须重新认识其最重要的本质属性——“基础教育”的“基础”内涵。首先必须重构基础,我们可以从人的发展角度,多方位、多角度、较全面地构筑基础的框架。知识与技能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的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比如,我们必须关注类似以下这样的试题。
1. 1元=()角
3时=()分
60厘米=()分米
2.如图所示,这是一条对折的红领巾,求出红领巾的面积。
这道题学生无非有两种做法:(1)25×40÷2×2; (2)25×40。
能运用第二种做法的学生,说明他能够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得到启迪,将对折的红领巾看成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再算出它的面积。
3.你的一天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运用24时记时法进行记录,并说出你这样安排的理由。
二、还命题的数学味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一观念已被广大的一线教师所认可,于是试题更多的是以生活作为背景去呈现,这就造成了试题的生活味很浓,而数学味却不足的遗憾与缺失。
如,小明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见下表),请你帮小明选择其中的几样肉、蛋品、蔬菜来做两道菜肴,要求一荤一素,算算要花多少钱?并说出你搭配的理由。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还真会“做菜”,不但考虑荤素搭配,还特别讲究营养价值,甚至想到了两样菜颜色的搭配,但对于小数乘法的算理却没有花时间去巩固,计算的准确率很低。像这样检测学生计算能力的命题变成了单纯地研究实际生活现象,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
又如:“妈妈和小明共同折千纸鹤,其中一人每小时折17只,另一人3小时折45只,猜猜看,这两人哪个是妈妈,哪个是小明?”
我提取了部分学生的答案如下:
生1:每小时折17只千纸鹤的是妈妈。由3小时折45只千纸鹤可以计算出每小时折15只,这应该是小明。
生2:妈妈是大人,经验丰富,做得比较熟练,所以她折得快。
生3:我觉得妈妈应该是折得比较慢的那个。因为她年纪大了,做事又讲求精细,所以折得比较慢。
生4:应该是小明折得快,因为他年纪小,只图快,不注意折千纸鹤的质量……
学生所讨论的问题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这样的学习是不是真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学习数学的能力?回答是肯定的:讨论的问题无意义,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学习数学的能力毫无帮助。
“生活化”的数学命题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提醒我们应理性地对待“生活化”。数学命题首先应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忽略“数学味”。我想,只有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注入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命题才能更具意义,数学和生活才能相得益彰。
三、还命题的增容性
图中展示给学生的是一幅简笔画的图,问:一共有几个苹果?
图意是:左边树上有5个苹果,右边树上有7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解答为:5+7=12(个)或7+5=12(个)。这样的问题容量太小,既然给学生创设一幅情境图,为什么不给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机会?如果将这道题改为:认真观察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先提出数学问题,再正确解决。这样可以让一幅简单的画面在孩子的眼里丰满起来,学生不但可以提出关于苹果有几个的数学问题,还可以提出关于树下有几棵小草、几朵花的问题。还学生广阔观察的空间,还命题的增容性,这样就可能孕育着可喜的创新因素。
四、还命题的现实性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但如果试题不具有现实性,又会产生怎样的误导呢?如:
1.小东今年有5岁,妈妈的年龄是她的4倍,妈妈今年有几岁?
5×4=20(岁)。
2.两城之间相距540千米,一辆汽车与一辆摩托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求摩托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40÷3-70=110(千米)。
从数学的角度来讲,这两道题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放到生活情境中去思考,15岁就当妈妈,摩托车每小时行110千米,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而且这都是我国目前有关政策法规所不允许的,这样的答案会误导孩子。因此我们给孩子出题时不仅要体现数学原则、理论,还应考虑到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以免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8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