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单元学习阶段结束时,往往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对分散的知识进行整理,完善认知结构,实现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加深理解,融会贯通。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复习课上的表现往往不如新授课中那样有兴趣、有激情,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学习水平提升不明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经过对多节复习课教学的研究与思考,我发现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复习课中,学生被教师牵着走,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一个发现者。
2.复习课中,学生只会简单地罗列知识,很难进行高层次的认知建构。
3.复习课中的对应练习,简单枯燥、形式单一,缺乏具有综合性、发展性的优化练习。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趣题引路,激活复习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复习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为了避免枯燥的简单重复,需要教师提炼生活、创设情境、精心设计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关注,使学生的行为、情感和认知都能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并能享受参与的乐趣。
[教学片段]《总复习:量的计量》(6年级。)
课堂导入:找一找,下面日记中有哪些错误,涉及哪几种计量单位。
我的一天
今天是2003年2月29日,天气晴好。早上6∶ 30,我被闹钟急促的铃声惊醒,便从我那张长2厘米、宽1.2厘米的床上爬了起来。我穿好衣服后,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该吃早饭了,我端起一杯250升的牛奶,一口气喝完,又吃了200千克的面包。吃完早餐,我急忙背起4吨重的书包走出了家门,去参加少年宫的美术训练班。
……
[思考]教师以一篇数学日记作为复习课的课堂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巧妙创设了计量单位与生活实际矛盾的认知冲突,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自然地激发出本节课需要进行整理的知识,从而避免了乏味枯燥的列举,学生此时的学习状态是积极主动的。这样的设计,既注重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又加强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学生在努力找出各种错误计量单位的同时,切实感悟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这样的导入融知识性、趣味性、开放性于一体,培养了学生的审题习惯、分析能力、思辨能力。课堂上,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二、扶放结合,促进主体建构
在新授课中,关于主体建构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复习课上,我们很难看到主体建构的身影。究其原因,我们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学生年龄较小,复习课上缺乏主体建构的能力。而主体建构的前提,就是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强调知能统一、知情和谐。因此,我们首先要相信学生,然后关注学生,为学生主体建构创造条件,在学生主体建构遇到困难时,及时搭台阶、递扶手,通过一些有间义的探究环节,把相关联的知识点有机地建构起来,使学生能在较高的层面上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片段]《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6年级。)
1.深化“比与分数、除法”的区别与联系
①师:在你的印象中,蚂蚁和大象谁的力气大?现在正方认为大象力气大,反方认为蚂蚁力气大,这儿有两组数据:3克的蚂蚁能搬动450克的物体;3吨的大象能拉动4.5吨的物体。你能想办法证明反方的观点吗?(学生的列式呈现出多样化:思路上有先求比值或化简比进行比较;形式上有除法算式、比的算式、分数算式;结果有的用整数,也有的用分数表示。)
②师:根据黑板上这些互相联系的算式,你能对照表格,说一说比与分数、除法的区别吗?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出示表格。)
③学生填写表格,然后全班交流,完善表格。
小结:刚才同学们讲了很多有关比和分数、除法和知识。如果不用表格,只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讲,会有什么感觉?(生:零乱、无序)现在我们利用表格进行有序地系统整理,你又有什么感觉?(生:对比更清楚,理解更方便。)
2.深化“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与联系
①师: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用到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现在请你自己设计表格,自主整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与联系。
②同桌讨论:如何设计表格?然后把表格设计在练习本上。
③全班交流,完善表格。
3.沟通板块,找到知识的生长源
师:我们刚才运用列表的方法对有关“比”的知识进行了有序的整理,形成了屏幕上两大块知识内容,大家看看,它们都离不开什么运算?(除法。)
师:的确,这些数学知识彼此独立,但又相互联系,因为它们都是在除法运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思考]学生进入6年级后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加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零乱的知识加以图表化,使之形成知识结构,从而对“比”的有关概念形成清晰的认识。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整理“比和分数、除法的区别与联系”、“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与联系”中扮演的学习角色是不一样的:在前一个环节,学生是在表格的引导下进行整理,利用表格认知建构;而在后一个环节,学生自主设计表格,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前一个环节的认知影响下,学生从模仿到创新,自发地进入到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学习状态,从而使这部分复习内容真正实现了主体建构。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整理,学生乐于运用列表整理的方法,将自己的发现作归纳和提炼,通过交流讨论,自主完善了知识结构,从而实现了融会贯通。在第三个环节,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浅层次的知识建构,而是引导学生找到板块之间的联系,即知识内容的生长源——除法。这样的追根溯源使学生在较高的层面上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综合应用,追求深度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问题,是学生是否具有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实际上体现着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正是数学价值的所在。由此可见,复习课中的练习一定要有价值,它的价值就在于体现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体现思维能力的发展性,体现数学问题的应用性。
[教学片段]《总复习:比和比例》(6年级。)
深化练习:在弹簧秤上称各种物体时(限重100克),所称物品的质量与弹簧的长度变化如下图:
1.仔细看图,找到关于物体质量与弹簧长度变化的信息。
生1:物体10克重的时候,弹簧长度是11厘米;20克重的时候,弹簧长度是12厘米,以此类推,每增加10克,弹簧长度就增加1厘米。
生2:我补充说明,以此类推,但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100克。
师:你估计物体超过100克,会发生什么问题。
生2:超重后,弹簧不能正常工作,就不准了。
师:你说的不准指的是什么?
生2:就是指“质量每增加10克,弹簧就增加1厘米”这个规律不灵了。
2.根据你们的发现,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挂40克物体时,弹簧长度为( )厘米。
(2)弹簧长度增加6厘米时,所称物体的质量是( )克。
3.思考:弹簧增加的长度与所称物体的质量成比例关系吗?成什么比例关系?请说明理由。
生:我觉得可以列一张表。
从表中我发现:物体质量总是弹簧增加长度的10倍,也就是比值不变,所以弹簧增加的长度与所称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
……
[思考]用弹簧秤称东西,学生不会感到陌生,看似寻常的生活工具,它的工作原理却蕴涵了比和比例的思想。该练习融入了探索的成分,增加了思维的含量,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才能从统计图中总结出规律,在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突出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面对这样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感到很亲切,但如何回答思考题,又觉得有些无从下手,于是尝试激活已有的比例知识,回顾正、反比例的学习过程,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列表的方法寻找商的变化规律,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大胆地表述想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满足了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的需要,体验一成功的快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