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及反思7
背景: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以人为本”,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要真正的从心底把学生看作“人”,并且是“发展中的人”,那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只关注知识,仅注意书本、教案的“知识本位”的观念,改革“目中无人”的教学。不能把课堂只当成知识传递的殿堂,更应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发展,把课堂变成人性培育的殿堂。
主题:尊重学生个性,主动参与。
本节课引入了竞争机制,首次尝试采用答题卡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表格,就可以得到开展了“挑战自我,做诚实的自己”数学大擂台活动,并将之贯穿于整节课中。每做对一道题,就可以相应地给自己加苹果
细节: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
体会等量代换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一倍量等量代换的基础上解决多倍量的等量代换知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1袋学具。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热身激趣,构建认知平台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行一场数学擂台赛,敢迎接挑战吗?
师:那我们先来热身一下,(课件出示)挑战100分
填空:1、2个7是( ),2个9是( )。
2、一只小兔重3千克,4只小兔重( )千克。
3、一本笔记本3元,买5本笔记本要用( )元。
师:全班一起齐答,好吗?我们来看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
师:真棒!轻松闯过了第一关,为自己的胜利欢呼吧!
师:刚才这些题目太容易了,对你们来说是‘小菜一碟’!老师还不是很佩服你们,如果下面的题目你们都能做出来,那才叫厉害呢!接下来,我们再进行一个“挑战自我,做诚实的孩子”的比赛。
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张《认真学习收获多》的答题卡,练习时就把答案写到相应的题号下面,每做对一道题,就可以得到1个绿苹果,在绿苹果的那一栏中写上数字‘1’记录下来。
如果暂时做错了就不要加苹果了,错了也没有关系,老师相信,你肯定能在错误中得到正确的解答,同时也证明你是个勇于正视自己错误的孩子,这种诚实的品质更加可贵!
另外,哪位同学回答正确的,可得到一个表示胜利的绿苹果;不但能准确地回答问题,还能说出理由的,可以得到一个表示成功的红苹果。这些苹果虽然只是简单的图片,但是它代表你付出的劳动有了收获,也表示老师和同学们对你的肯定,是用金钱买不的,是非常珍贵的。本来老师应该亲自奖励给你们,但是由于座位的关系,老师没办法走到你们的身边,所以老师要请几位同学做‘苹果使者’负责帮老师奖励同学们。
最后,还可以用这些苹果来交换老师手中的奖品哦!同学们想要吗?那就要自己努力争取啦!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理推导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用15元钱就可以买回5本笔记本。在生活中,我们都是用钱到商店去买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还没有钱币的时候怎么办呢?我们的古人非常聪明,想出了以物换物的方法,我们一起去看看。
2、动手操作
播放课件:1只狗可换2只兔子,1只兔子可换6只小鸡。
师: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那么,1只狗可以换几只小鸡?
师:1只狗到底可换几只小鸡呢?请同学们打开①号学具袋,亲自动手换一换验证一下,请听好要求:摆之前要想一想,怎样摆才能让其他同学一眼就能看出1只狗换几只小鸡,摆得又快又清楚。换好后就把答案填到答题卡上,开始!
生操作。
师:摆好的同学请把你的作品举起来给老师看看。
师:这两位同学有不同的摆法,请你们说说是怎么换的?
师:对比一下,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师:这两位同学都换对了,但这位同学摆得更清楚,让人一目了然,真不简单!老师把这个大红苹果奖给他!
展示到黑板上,做对的同学,请给自己加上一个绿苹果吧!
师:我们一块来看看代换的过程。(播放课件)
3、总结方法,揭示课题
师:在这道题中,狗和小鸡有直接的关系吗?
边小结边板书:狗和小鸡没有直接关系,而狗和兔子有直接关系、小鸡也和兔子有关系,因此我们在交换时,必须借助小兔这个‘中间量’来进行交换,先把兔子换成小鸡,也就知道一只狗可以换几只小鸡了。
板书:
师:像这样,一个量用和它相等的量来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叫做“等量代换”。
板书课题。
师:读一遍课题,你认为“等量代换”是什么意思呢?
生发言。
师:像刚才1只兔子等于6只小鸡,所以可以用6小鸡来代换1只兔子。
师:同学们能不能清楚地把代换的过程说一说呢,请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出示课件)提问。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学具板放到课桌底下,比一比哪一组的动作又快又安静!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并使用了“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也体验过了,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西瓜代换苹果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把答案填在表格里。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很善于思考问题,请你到这里来,演示给同学看。奖给他一个红苹果,大家掌声祝贺!
引导学生直接操作课件。
师:做对的同学请给自己加一个绿苹果!
师:做错的同学,谁能勇敢地说一说,你刚才错误的答案是什么,原来是怎么想的?
生发言。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明白)
师:虽然这位同学做错了,但是他使我们知道了这道题的解题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而且他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佩服你!继续看下一题。
2、课件播放:智慧树下来比赛,知识多又多。
书中的学问:文具代换;
师:独立思考后,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师:这道题的‘中间量’是什么?关键是把( )换成( )。
师:真了不起,说得很清楚,真像个小老师。做对的同学,赶快给自己加上一个绿苹果吧!
体重大比拼:P109“做一做”;
师:独立完成,写好之后请举手提示老师。
师:谁来说说你答案是多少?
师:这道题的中间量是什么?关键是关键是把( )换成( )。
师:同学们的战利品还真不少,接下来的题目有点难,如果做对了,就可以加两个绿苹果,同学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3)数学与符号:P111:△+□=24
△=□+□+□
△=?
□=?
师:独立思考,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
师板书:△= □=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生答师板书。
(做错了让学生自己检验,小组讨论,认为对了再举手。)
提示:这两个算式中有两种不同的图形,能不能想办法代换成同一种图形呢?代换成什么?
师:同学们的脑子真灵活又爱思考,老师真喜欢你们!
师:这道题的“中间量”是什么?关键是把( )换成( )?
师:做对的同学给自己加上一个绿苹果吧!
四、活动总结,兑换奖品。
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是什么意思?像道题是怎么代换的呢?
生发言。
2、师:同学们,我们的擂台比赛结束了,我们也做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有些同学能诚实地给自己加分,真令老师佩服!请同学们也反思一下自己,即使你没能全部做对,但如果是诚实的,你就可以在答题卡的大拇指上骄傲地写上“诚实”两个字,然后高高兴兴地统计自己一共得了多少个红苹果,多少个绿苹果。
课件出示:2个绿苹果=1个红苹果,3个红苹果=1个福娃
师:对照你获得的苹果数量,你想换成什么?可以怎么换?
师:有没有不够换的?没关系,只要你说对了换的办法就可以得到福娃卡片。
学生自由发言进行交换。
评析:
等量代换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它的理论比较抽象,学生只有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才能体会这种思想方法。
本节课主要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根据己知条件寻找事物间的联系,探索事物中隐含的数量关系,从中发现规律,获得结论,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讨论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
分析以上教学片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疑激趣。
由远古时期人们“以物换物”的生活场景引入,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既形象又具体,既有趣又奇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的阶段。同时,较好地体现了数学内容生活化,体现了数学问题源于生活的新理念。再通过想一想,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等量代换要通过“中间量”来进行代换这一解题方法。
二、尊重学生个性,主动参与。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引入了竞争机制,开展了“挑战自我,做诚实的自己”数学大擂台活动,并将之贯穿于整节课中。首次尝试采用答题卡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表格,每做对一道题,就可以得到1个表示胜利的绿苹果;回答正确的,也可得到一个绿苹果,不但能准确地回答问题,还能说出理由的,可以得到一个表示成功的红苹果。如果暂时做错了也没有关系,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得到正确的解答,而且培养勇于正视自己错误的可贵品质,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既做到了关注全体学生,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又再结合各项活动的评价结果,巧妙地运用了本节课所学的等量代换的数学知识,进行代换红、绿苹果或福娃图片,充分利用课学的生成资源进行教学,也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8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