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及反思11
听了我们学校黄老师的一节常态课《比较数的大小》,从中我很受启发。。纵观全课教学,整堂课中黄老师都围绕着“比”字展开教学,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比较,在比较重进行探索、在比较中发现、在比较中总结、在比较中运用、在比较中拓展。
黄老师这节课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学习:
一、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的开始,黄老师就将学生们带入一个美丽的海边沙滩,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情境中两个孩子在海边捡贝壳,但是两个人捡的数量不一样,那到底谁捡的多呢?怎么知道到底谁多呢?通过这样一个简单但是充满生活趣味的情境,一下子就将学生们带入了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世界中,使学生主动探索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比较数的大小的实际作用,引起学生的认知上的注意。这既体现了生活中数学化的思想,又为学生学习新知做了衔接和铺垫。
二、游戏与知识完美融合
整个课堂中,黄老师将游戏贯穿在知识中,用游戏将知识很好的呈现出来了,是本节课非常精彩的设计。《比较数的大小》这节简单、枯燥的教学内容,经过黄老师巧妙而又有趣的游戏环节,课堂氛围尤为活跃。在游戏一让学生了解了数位相同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游戏二让学生体会到了比较数的大小是从高位比起,游戏三是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的综合运用。整个游戏过程没有那种流于形式的玩闹,有的只是将数学知识与一次次游戏的巧妙融合,枯燥的数学知识就这样完美的呈现了。这是新课标强调的寓教于乐的具体呈现。
三、探究比较方法
黄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比较方法时,从复习旧知很自然地使学生知道“货比三家”,而过渡到“不同数位数的大小比较”和“相同数位数的大小比较”上,巧妙地把数学知识和社会常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说理概括等多重形式,让学生认真思考、自行探究、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教师再适时点拨,循循善诱,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搭桥引路,让学生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已是水到渠成,(其中,还有同学提出找中间数的方法),老师都给予了肯定,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思维上的深化。
四、多样练习形成技能
在新授结束后,黄老师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不同层次的练习富有弹性,诱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新课标的因材施教的原则。既有计数器上数的比较,又有激烈比赛的抢答题的比较,更有在数轴上填数再选数比较的形式,特别是最后的游戏,更是做到了让学生人人参与、全员参与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探索知识的兴趣。学生情绪激昂,不知不觉地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整节课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乐中求学、学中求乐、和谐发展的良好效果,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黄老师的课很经典,蕴藏着许多值得学习的教学方法,需要仔细研究学习。黄老师的课给我一股强烈的动力,要求和敦促我去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