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数学

三年级学生数学稿件

admin 小学数学 2021-04-23 00:47:35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巧算年龄   今天是我9岁的生日,家里来了好多好多客人。妈妈想考考我,就说你今年9岁,妈妈今年39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正好是你的3倍?算出来了,你就能得到丰厚的生日礼物。 我硬着头皮算起来,一个一个套。
几年以后 女儿年龄 母亲年龄 倍数
1 10 40 40÷10不等于3
2 11 41 41÷11不等于3
3 12 42 42÷12不等于3
4 13 43 43÷13不等于3
5 14 44 44÷14不等于3
6 15 45 45÷15等于3
最后我高兴的对妈妈说,我算出来了,是6年以后。妈妈和客人都竖起拇指表扬我,你真棒。只有当教师的爸爸对我说:萌萌,你是试出来的,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 我皱着眉头说:想不出。 爸爸提示我:妈妈比你大多少岁?这个年龄差会不会变?当妈妈的年龄是你的3倍时,妈妈比你多2倍,这2倍是多少? 听了爸爸的提示,我恍然大悟,连忙说,我知道了,这2倍就是年龄差30岁,我是1倍,那就是15岁,15减去9等于6年,所以是6年以后。 爸爸说:“孩子你真棒!我们还可以画线段图表示。” 巧算年龄 女儿的年龄  30÷(3-1)=15(岁)    几年后: 15-9=6(年) 我彻底明白了这种解题思路,最后我得到了许多生日礼物,但我最大的收获是我发现数学原来这么神奇。同学们,你们会做这道题了吗?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三年级  曹雨萌                                              指导教师:  王晓晴 奇妙的算式 一天晚上,刚下班的妈妈笑眯眯地对我说:“我们一起做一个有趣的题目。听好了,幼儿园第一次购买了3个皮球和4个跷跷板,共用了403元。第二次又购买了4个皮球和3个跷跷板共用了416元。皮球和跷跷板的单价各是多少?”我有些不懂地问:“这怎么求得出来?大难了?”真想打退堂鼓。妈妈到我身旁对我说:“把纸和笔都拿出来,把这两个条件画一画。”我想了一会儿,突然想出了一个奇妙的算式。○○○+△△△△=403        ○○○○+△△△=416 。 妈妈亲切地说:“画得太好了,说一说,画的什么?”我神气十足地说:“○代表皮球,△代表跷跷板。把这两算式加在一起,就是7个皮球和7个跷跷板,总共819元。算式:○○○○○○○+△△△△△△△=819。那么一个皮球和一个跷跷板,用819÷7=117,那么○+△=117。”妈妈高兴地说:“你真是太聪明了,再加把油,你一定能做出来!” 我摸了摸后脑勺,把1个皮球和1个跷跷板看成一套。买1套要117元,第一次购买如果是4套就少了一个皮球用了403元,4套要117×4=468(元),所以皮球的单价是468-403=65(元)。皮球是65元,那么跷跷板的单价就是117-65=52(元) 用画图来理解难题,真是太奇妙了!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三年级    彭诚心                                               指导教师:王晓晴 神奇的小数点 刚接触小数点时,听着老师讲解觉得特别神奇,我心中不由产生疑问: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圆点,就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于是,我在生活中去寻找,果然在商店的货贺上,在交水费的缴款单上,在我的玩具上……这些小数点随处可见。看来小数点还真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今天,我妈妈就为它闹出了一个笑话,吃午饭时,妈妈收到一个信息,看完后,妈妈顿时火冒三丈说:“这手机话费怎么回事,才打了几天,就说我欠费195元。权权,等会儿和我一起去移动公司。” 我和妈妈气冲冲到了移动大厅缴费处,妈妈边报号码,边对营业员唠叨:“你们移动公司怎么搞得,我怎么欠费195元。”营业员阿姨“扑哧”一声笑起来。我们都被她笑蒙了,异口同声地问:“怎么了。”营业员阿姨说:“您知道您欠了多少费吗?”妈妈说:“195元钱。”阿姨说:“你欠19.5元。”妈妈可真是一头雾水,更加疑惑不解了,说:“你们发的信息不是说欠195元吗?” 我忙拿出妈妈的手机,翻开手机上的催费信息,哎呀,我的妈还真是好视力,手机上明明写着19.5元,我老妈却看成了195元。我把信息给妈看,妈妈一瞧,恍然大悟说:“原来我没有看到小数点,你看我粗心得。” 我终于知道小数点的厉害了,没有它,数学世界会一团糟!我妈妈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吗?同学们,我们以后应该好好地利用小数点的神奇功效。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三年级    谈国权                                               指导教师:王晓晴 到底赚了几元 晚上,妈妈对我说:“宝贝,妈妈出个问题,答对了,就给你买巧克力吃。”题目是:从前,有3个人,分别叫A、B、C,有一次,A用8元钱买了一只鸡,A又用9元钱卖给了B,A还觉得不划算,A又用10元钱从B手里买了回来,又以11元卖给了C,请问A赚钱没有,赚了几元。 我说:“老妈,这也太容易了,A赚了1元钱,因为A用8元买进9元卖出赚了一元,又用10元买进,亏了1元,再11元卖出赚了1元。所以最终A赚了一元钱。” 说完后,我心里美滋滋的,这下妈妈该给我买巧克力了。妈妈认真地对我说:“不对,应该是赚了2元钱,因为A进行了两次交易,第一次8元钱买进,9元钱卖出赚了1元,第二次10元钱买进,11元钱卖出,赚了1元,总共赚了2元。”我想着想着,终于明白了,看似简单的题目原来也这么容易出错。同学们,你们不会像我一样粗心吧!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三年级    何郡儒                                               指导教师:王晓晴 巧求平均数 数学课上,王老师说:“我们已经学了怎样求平均数,现在出一道题考考你们,看哪个学习小组算得又快又准。”题目是:前进小学8个班去帮助农民摘豆角,每个班摘豆角的重量分别是:55千克、50千克、48千克、54千克、49千克、53千克、54千克、53千克。问平均每班摘豆角多少千克? 同学们都开始埋头算起来,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55+50+48+54+49+53+54+53)÷8 只有萌萌很快举手回答:“平均每班摘52千克。”王老师点头说:“你能把计算的方法说一说吗?”       萌萌说:“求平均数有个窍门,就是先在这些数中确定一个基准数。比如,这道题就是以50为基准数。然后把5个班分别比基准数多出的千克数加起来,并从中减去剩下那2个班比基准数少的千克数,所得的数除以8,商再加上基准数,就是所求平均数。”     王老师高兴地说;“很好,萌萌的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给一个名字叫做“‘减少加多法”’。做的时候可以这样:先选好基准数50,然后从前往后看,多的数前写上加,少的数前写上减,也就是:     5+0-2+4-l+3+4+3=16     16÷8=2     50+2=52(千克)      这就是平均每班摘的重量。”王老师又说:““这样求平均数速度快,计算量小,是一种好方法。” 同学们,你们明白了萌萌这种巧求平均数的方法吗?下面让我们试一试。 巧求平均数巧求平均数 求两个队的平均身高?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三年级    王慧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79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