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数学

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admin 小学数学 2021-04-23 00:28:51 17 0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环节
  操作流程 看+说+做
  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
  看+讲+想+做
  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 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做+小动+大动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   )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数) 1.下课活动
  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 做一做”
  课题:    认识米、用米量
  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看+讲+想+做
  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吗?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做+小动+大动
  1. 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2. 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
  3.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
  1.下课活动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作业
  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771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谷姐神农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