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到外校听了一节数学公开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5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的知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精心创设了一个名为“应聘工作”的课堂情境。
情境描述:
师:假如你去找工作的话,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生:我最关心的是工资的多少。
生:工作环境是否舒适也很重要。
生:我还比较关心公司的效益。
……
师:看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工资待遇问题。
师:现在老师就是某超市的一位副经理,我们超市打算新招一批工作人员,请大家看“招聘广告”。
招聘广告
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本超市现招聘工作人员若干名,月平均工资1000元,有意者请速来应聘。
××超市
师:同学们,想参加应聘吗?
生:(异口同声)想!
师:这么踊跃!谁来说说你应聘的理由?
生:我想参加应聘,因为工资高,收入可观。
生:月平均工资1000元,工资高,说明超市的效益好。
生:挣钱多了,可以买很多东西。
师:好,那现在超市里为你们每人出示了一张超市工作人员工资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如果你没什么意见,那咱们就签订“合同”了!(工资表如下。)
××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表 单位:元
学生们观察分析表格。
师:怎么样,可以签合同了吧?
生:老师,您先等等,好像……好像不大对劲儿!
师:不对劲儿?不会吧!
生:老师,怎么员工的工资这么低呀?
生:就是呀,你不是说1000元的吗?怎么除了经理和副经理之外大家的工资都不足1000元呢?
(很多学生都提出了同样的质疑。)
生:老师,我感觉您好像在迷惑人!
(一石激起千重浪,大家都把矛头指向了老师。)
师:(指着“招聘广告上的“平均工资”。)不会吧!
公司怎么会欺骗员工呢?你们算算“平均工资”是不是1000元!
学生们将信将疑,不约而同地动笔算起来。
……
教师反馈:听课结束后,教研员带领所有听课老师对这堂课进行了评课。参加评课的老师一致认为:本节课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对“中位数”和“众数”概念的理解比较到位。尤其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应聘工作”的问题情境,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入手,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入一个招聘“陷阱”当中,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发现“招聘广告”与“月工资表”情况严重不符,从而引发了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高潮。
案例反思:在本节课临近结束时,授课老师这样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几位学生都谈到自己理解了“中位数”和“众数”,学会了利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但也有两位学生是这样说道:“生活中骗人的地方太多了,我们应该小心别上当!”“我们应该努力工作当官,这样挣钱多!”虽然授课老师对此一笑而过,但是这两句儿戏般的发言却引起了笔者的深刻思考。
一、这个情境是否“贴近学生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实践应用。”实践告诉我们: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涵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一定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问题是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贴近学生生活”呢?曾问过几位同事,大家一致认为:只要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学生能够耳闻目睹的生活实例或情境,都可以认为是“贴近学生生活”。我认为,这种认识是肤浅和片面的。大家都知道,儿童的生活世界与我们成年人的有很大的差别,他们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可以说孩子们的生活简洁而明晰。他们活泼好动,他们喜欢游戏,喜欢探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的事情,这些构成了儿童独特的生活世界。反观“应聘工作”这个情境,虽然学生的表现比较热情,但是“找工作”毕竟是成年人所面临或者经历的事情,孩子们对此知之甚少,与其生活经验相差甚远。“我们应该努力工作当官,这样挣钱多!”,看似无意的童言,却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在这个情境中,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却迷失了方向。在一些公开课或优质课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老师为学生创设诸如“计算手机或电话的费用”、“为商场的销售活动出谋划策”、“计算外出游玩的开支情况”等活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充分展示着自己的想象,积极执行着教师的课前预设,听课者津津乐道地听着教师的“精彩创意”。可是当我们抛开知识学习的层面,站在孩子成长的角度仔细审视这些情境,我们不禁会问:“孩子们真的了解这些事情吗?”“这样的情境会把尚不谙世事的孩子们引向何方?”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我们忽视了什么
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有的老师认为是“激发兴趣”,有的认为是“引发思考”,有的则认为是体现数学的价值。我想这些理解都是合理可行的,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一项重要内容——思想引领。也许你会反问,“思想引领”,这不是语文课、品德课的任务吗?的确,数学课必须以“数学”内容为核心。但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认识到,“教学”的前提是“教育”,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无视“教育”而片面或者不择手段地强化“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是为了“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是为了“了解数学的价值”,更是为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和谐发展。就拿“应聘工作”这个情境来说,虽然学生的反映比较热情,但其中很大原因并不在于数学问题本身,而是一个我们成年人比较感兴趣的“金钱”思想在作怪。思考的欠缺,导致认识的肤浅。对于这样一个复杂而深邃的社会问题,学生们怎么会理解呢?“生活中骗人的地方太多了,我们应该小心别上当!”有了这样的思想意识,孩子们又该如何认识和走进我们的生活,认识我们这个社会呢?创设生活化情境,显示课堂教学的优化,意于数学课外的延伸。我们倡导“数学问题生活化”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分析现实社会”,而不是让学生过早地涉足社会,接受参与社会的模拟练习。
“数学”可以“生活化”,但是“生活”一定要谨慎“数学化”,避免“‘去数学化’倾向”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蔓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