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内容:小学数学整体优化实验教材第十一册P17~19“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是学生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知识的起始课,是学生今后进一步研究掌握立体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从平面到立体的学习与探索,是学生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任何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之上的,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我们在进行教学前,有必要了解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基础是什么。
逻辑起点(从教材逻辑知识层面):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基本特点,学生已经会举例说怎样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对长方体和立方体有了直观的了解;对于几何形体也有一定的研究方法和能力。
现实起点:(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层面)学生在生活中大量接触了长方体和立方体形状的物体,对立体的特征有比较全面的直观认识。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制作、探索等教学活动,认识长方体的棱和顶点,掌握长方体、立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知道长方体与立方体的关系。
2、通过图形设计、空间想象等学习活动,丰富对几何图形与生活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探究策略优化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是全面有序的归纳整理并掌握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是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分析,整个教学流程主要由三个板块组成:
生活引入,了解基础
合作交流,探究特征
解决问题,拓展提高
一、 生活引入,了解基础
这个环节让学生展现他们已有的知识状况,同时,对于老师来说,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
多媒体演示一些长方体、立方体形状的物体。问:大家认识这些物体吗?他们各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和立方体)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对于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同学们都已经了解了那些呢?
(学生自由汇报自己了解的特征,教师板书。在这个环节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借助实物演示的方法,及时的教学棱、顶点这两个概念。)
不可否认,学生或多或少的了解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这些特征的认识多数是建立在实物基础上,是零碎的、无序的、不系统完整的。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的是如何从感性、零碎的、无序的认识出发,经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交流评价,使学生系统的、有序的、从概念的内涵上真正掌握这些知识。
二、合作交流,验证(探究)特征
(一)备择方案一:如果学生对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了解的比较全面
大家对这些特征都认同吗?你能不能借助学具来验证一下?
备择方案二:如果学生对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了解的比较少
除了这些特征以外,长方体和立方体还会有那些特征呢?请大家借助学具来研究一下,看看还能发现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
之所以选择两个备择方案,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1、重视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动态的生成教学环节;
2、提倡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所有的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亲历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知识,同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过程比获得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也更为重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但是,如果教师平时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知道,讨论往往停留在形式上。为此,教师提出了小组合作的四点要求。
合作要求:
1、 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讨论验证(研究)的方法;
2、 各个组员先独立思考,写下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3、 组内交流各自的意见,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
4、 整理小组意见,准备汇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