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统计”是九义教材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在课程标准中作为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四个领域之一,要求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我们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切实抓好“简单的统计”这部分内容的毕业总复习,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小学阶段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巩固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方法系统整理,分类归纳。
这些知识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通过复习,要求达到一要了解,二要掌握,三要会用的目的。即进一步了解数据整理、统计图表的意义和用途;比较熟练地掌握数据处理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等基础知识;对统计图表要学会看、学会制、学会用。在复习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复习内容和复习形式,扎扎实实地组织好基本训练,重视技能技巧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改进复习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整理与复习更应如此。复习时,教师要避免直接提供给学生一些材料(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把它们排列、统计,或者在“万能表”(方格纸)上涂色,画线,然后背条文,做练习。而是要创设一些具有生活化、情境化、问题化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收集——统计——整理——分析的全过程,再根据整理复习的要求,分别制成统计表和各种统计图。比如,让学生自己收集和统计全班学生某次语文、数学考试的成绩,再按成绩档次(如80分以上、60分以上、不及格),或按小组,或按语数双科等类别进行整理,进而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让学生在统计全过程中建立统计过程的模型。在这样一个过程里,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和感悟统计图表及各种统计图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在描述和反映事物的不同特征方面的优势,使之相得益彰。这样的复习,既可以克服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弊端,又可以使学生在统计知识的整理、各种图形的制作规则以及制作图表的操作技能等方面,得到训练与加强。由于学生是在一种充分自主的情况下从事整理复习的,因此,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化的学习得以突现和张扬。
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掌握:
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与过程。①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②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③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④按一定的顺序或方式表示出来。
2.统计表的结构和制作。统计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表外部分,包括表题、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制表人等;二是表内部分,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项。表头是统计表的重点,它反映统计的项目和内容。表头要明确说明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的具体含义。
3.统计图的格式和总体布局。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①三种统计图各自的优越性和应用范围。②三种统计图之间的关系及其格式、布局特点。③三种统计图设计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三、加强习题训练,增强应用意识
在复习过程中,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沟通联系、综合提高。训练包括学会整理数据、制作图表、看图表、分析说明四个方面。以下习题供复习时参考。
1.填空。
①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主要是( )、( )和( )。
②绘制统计图时,要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
③要制出能反映三个或三个以上项目以及关系的统计表,应制成( )统计表。
2.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并制成一个条形统计图。
长城电视机厂第一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
3.下面是某公司2003年下半年收支情况统计图,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某公司2003年下半年收支情况统计图
(1)这个公司收入最多的是()月,是()万元。
(2)这个公司盈余最多的是()月,是()万元。
(3)这个公司亏损是()月,亏损()万元。
(4)这个公司下半年共支出()万元,收入()万元。
(5)这个公司下半年共盈余()万元。
4.下面是某农场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已知粮食作物比经济作物多312公顷,这个农场一共耕种土地多少公顷?三种作物各耕种多少公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8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