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策略建议一

 

  1? “阅读”的编写体例与意图。      “阅读”部分共安排13课,分为4个单元。13篇课文中有6篇以儿歌为主体的诗歌,其余的都是童话或儿童故事。选文贴近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了与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      课后的练习设计坚持简约、实用的原则,抓住关键,主要突出了识、写、读、背四项。所有课文均要求朗读。绝大部分课文要求背诵全文,少量课文背诵部分自然段。有些课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富有童趣的实践性作业。      我们认为: 儿童学习语言是在交际实践中,对外部语言的逐步内化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内化、积累语言,同时提高文化素养。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首先要让他们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其次要抓好识字和背诵。这样,才能为他们打好未来学习的基础。      2?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提出的10条要求,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是: 喜欢读书、爱护图书;学习基本的读书技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能应用初步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读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受课文人物、事件、美好情境和优美语言并乐于与人交流;注意积累与背诵。      3? “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 要坚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到“阅读教学”的首位。      对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进行书面阅读困难较多,文字符号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辅助他们阅读。如果在阅读起始之时要求过高,学生就有可能会因畏难而失去读书兴趣。“喜欢阅读”被《语文课程标准》放在阅读教学起始目标的第一条,就是要求我们能在学生阅读起跑线的“起点”上,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逐步让他们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因此,每次阅读之前,教师都应该用生动的语言或借助挂图、实物、音像、媒体等手段,精心设置一个激趣导入的环节,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接触课题,大胆猜测,提出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悬念、遐想等投入阅读实践与体验。这样,阅读教学就会达到让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乐趣”的目的。      (2) 要坚持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过好“认读”关。      “随课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步阶段的课文阅读,只是为识字提供更为广阔的语言环境,以便学生随着语境的变化进行立体识字。本册教材主张识读同步,寓识于读,就是并不要求“毕其功于一役”,即先把全课生字音、形、义一次性解决好然后再去读课文,而是要以读为本,随读书活动的展开使生字的音、义、形逐步深化。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努力处理好识与读的关系,生字可以在初步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集中自学一下,但最要紧的还是要放在课文中学,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      学生起步阶段读书要有要求,但要求不可过高。要把注意力放在正确认读、读得连贯、形成顺畅语流上,要注重学生认真的阅读态度和优良的注意品质的培养,要注意指导学生“双行认读”,注意引导学生以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可以用范读和领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破词”、“破句”等现象。要尽量减少齐读,多增加个别读和自读,特别要注意避免齐读中那种整齐划一的唱读。在认读起始阶段,教师可以多做示范,但要少做或不做标重音、划停顿之类的朗读知识和技巧的指导。因为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靠这些技巧是过不好认读关的,也是读不好书的。教师要有耐心,要舍得给时间,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一般课文至少要读五六遍。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要努力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      (3) 指导朗读课文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主。      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课文,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语感的培养上来,尤其要注意避免那些烦琐的分析讲解和“一问一答”。一个人的语文能力重点体现在语感上,而决定语感的生成与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表象。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阅读,帮学生建立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我们还要善于用课文中的词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活他们脑海中的生活画面和生活经验,激起他们对美好情景的向往。      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分层推进”: 要过好“认读”关→要能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出现表象和画面→要把自己摆进课文的情境,进行自我体验→要抽身跳出情境,领悟课文语言。这样,学生就能读出课文所蕴含的真情实感,语感就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相反,如果既不进入角色,也不进入情境去进行体验,总是从理性上去讨论该用什么语气读,那实际上也是一种“傻读”,绝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当然也培养不出什么语感来。      (4) 要坚持让学生好读乐背。      本册教材的13篇课文中有8篇都是要全文背诵的,还有2篇也要求背诵其中的一至两个自然段。怎样让学生完成这些背诵目标呢?我们觉得只能“智取”不能“强攻”,而“好读乐背”是个重要的“抓手”,我们可以这样进行:      第一,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课文,赏中乐背。诵读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涵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性欣赏和品味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给课文配上适当的音乐,将课文与插图结合起来进行反复朗读欣赏,可以让学生看图诵读,还可以播放配乐范读录音,让学生耳听、眼看、口诵或跟背,从语音、语义、图像、场景、事件、人物、情感等多角度去欣赏课文。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背诵课文了。      第二,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创中好背。背诵不单是要记住课文,也包括自我阅读感受的表现和自我潜能的释放,也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好奇心与表现欲是低年级儿童的天性。我们要善于给他们创造机会,通过分角色诵读、演课本剧、背诵比赛等多种形式,让他们喜欢背诵,并能通过背诵来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 “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篇课文一般分两个课时教完。      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① 创设情境,激活情趣。      ② 放手试读,整体把握,初步认读生字。(认读生字,要注意“字不离词”,应在试读的基础上进行。因为生字还要放到课文中去读,所以在此不必过多花费时间)      ③ 反复朗读课文,确保读得正确、连贯。      ④ 强化对本课生字的认读。(这里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让生字再次跟学生见面,看看学生是不是认识这些生字了)      ⑤ 识写结合,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的教学步骤:      ① 复习对本课生字的认读。      ② 选择课文的重点、精彩处,读中感悟。(这里的读,要特别注意“分层推进”)      ③ 熟读背诵,形成积累。      ④ 迁移运用,拓展探究。(对课文中的语言要能够学会去运用,对课文中感兴趣的问题,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去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⑤ 指导写字,描仿临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yw/2021-04-23/5684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