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语文

谈谈《认一认》的编排意图

 

  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一年级上册,采取了拼音、识字“双线并进”的编排方法,编入了5课“认一认”。      每课用四字韵语的方式安排了16个只识不写的字。最后又整合成“生字表(一)”(共80个字)。      收入的字主要是部首字,因为兼顾到内容上的连类而及,也有少数不是部首字,如“衣食住行”的“住”,“坐卧立走”的“坐”、“卧”等。所识的字主要是表示事物名称或方位的单音词,也有少量是表示动作的单音词。这些事物、方位或动作,都是学生生活经验中已有的。“人口手足舌牙耳目”是人体各部分的名称,“金木水火山石田土”是构成大自然的主要元素或常见事物,“虫贝鱼鸟羊犬龟鹿”是常见的动物,“丝麻毛皮”是做衣服的原材料,“竹禾米谷”是与农副业有关的植物,“日月星光”是宇宙天体,“云电风雨”是常见气象,“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必需,“父母儿女”是家庭主要成员,“出入开关”是一对反义的动词,“坐卧立走”是几个常见的姿态,“东西南北”是方向,“前后左右”是方位,“刀戈弓矢”是古代兵器,“牛马车舟”是交通工具,“羽角齿革”是古代用于制作战具的材料,“瓜果麦豆”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水果和粮食。儿童学了“认一认”,不光识了字,还能认识相关的事物。      一、 什么要在一年级上册安排“认一认”?      首先,“认一认”对小学生识字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所谓“承前”,就是将小学生在学前通过各种渠道学到的生字作一番系统的整理(当然其中也可能有一些字是他们不认识的)。所谓“启后”,就是为他们今后识字、查字典作好铺垫。让学生首先认识一批部首字是有重要意义的。汉字是组合式的,绝大多数汉字是合体字,学生掌握了这一批部首字,就为今后学习合体字准备了部分常用部件。诚如苏静白先生所说,“对识字者来说,生字中的已知部件越多,越便于建立汉字形体本身结构之间的联系”(见《识字教学与汉字属性研究》)。过去教材中安排生字,都是据文定字的,也就是说课文中有的字才能安排。这样就会造成生字出现顺序的不合理。如学了“妈”、“好”、“姐”,“女”还没有出现,学了“叫”、“吃”、“可”,“口”还没有出现。先认一部分部首字,这问题就解决了。此外,认识了一批部首字,也有利于以后学习部首查字法。      有的老师提出,有的字并不常用,距离学生生活太远,如“戈”、“矢”;有的字所表示的事物学生虽然比较熟悉,但现在这些字已经不大常用了,如“足”、“目”、“舟”等。的确,这些生字并不常用,比较生冷。但它们作为偏旁,其出现的频率却是相当高的。我们的着眼点是为今后识字准备部件,而不是单纯地识这几个字。      其次是满足了小学生进入小学渴望识字的心理。小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汉字的热情很高。可是过去一入学,就要学习一两个月的汉语拼音,感到枯燥乏味,负担很重,挫伤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汉语拼音与识字交叉安排,就满足了小学生(包括家长)学习汉字的愿望。      二、为什么要采取“双线并进”的安排方式?      系统论告诉我们,教学系统中具有共同指向、处于协同运动中的诸要素,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亦即在运动中的合作、协调、同步、互补等,可以使其功能放大,从而使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拼音与识字交叉安排也是这么个道理。“双线并进”,以拼音助识字,通过拼读生字又巩固了拼音,因而可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之效。      “认一认”中的生字注音,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黑色的。红色的表示是儿童已经学过的拼音,可以放手让儿童自己练习拼读。黑色的表示是没有学过的,教师要带领儿童拼读。学过的拼音就让儿童在识字的实践中练习运用,既帮助了儿童识字,又锻炼了他们的拼读技能。      三、为什么要编成“四字韵语”?为什么要采用“看图识字”的方法?      韵文识字是我国传统蒙学行之有效的经验。汉字不能表音,让蒙童学习一个个孤立的字,不仅困难很大,而且枯燥乏味。将所学的字组成整齐押韵的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兴趣,又容易记忆,这显然比学习一个个的单字好,比念参差不齐的句子好。举凡《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韵语,因为非常有效,所以一直流传下来。“认一认”吸收了韵语识字的经验,每课编成四字韵语,每行的四个字,椭圆形的浅蓝色块串连在一起,就表示这是韵语的“一句”。有的就是成语或固定词组,如衣食住行、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等;最起码也是表示同一类的事物,如云电风雨、瓜果麦豆、羊犬龟鹿等。      一课书的16字学完了,要引导儿童练习诵读。为了增加学习兴趣.可以用碰铃敲打着节奏来念,就像念一首儿歌:寓学于玩,真是其乐融融!学了“认一认2”,就可以跟“认一      认1”连起来念,学习了“认一认3”,就可以跟“认一认1”、“认一认2”连起来念……课本最 后有一个整合的“生字表(一)”,其实就是一篇四言韵语,可供学生复习时诵读。      儿童识字必须具备四个要素,即声音、图像、语义和符号。由于儿童在学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能力和对于与所识的字相匹配的具体事物的认知经验,在四个要素中,已经建立了声音、图像和语义的联系,惟一缺少的就是符号。采用“看图识字”的方法,就能使声音、图像、语义与符号在儿童的大脑中建立起联系,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如“手”,儿童拼读上面的拼音,知道这个字读sh6u,再看看下面画的图,便知道6这个字的语义,于是认识了这个字。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充分发挥看图识字的优势,指导儿童借助图画来了解字义。大部分看图识字都一目了然,只有少部分需要略加指点。如“足”,学生看了图可能误读成“脚”,就要让儿童读读上面的拼音,并告诉他们:“足”就是“脚”,“足球”就是用脚踢的球。“目”,学生看了图很有可能误读成“眼”,就要告诉儿童:“目”就是眼睛。有的图不易看清,如“丝”,就要告诉儿童:这是蚕宝宝吐的丝,我们穿的真丝衣服就是用蚕宝宝吐的丝织的。      有的生字光用图还不够,还可以给儿童看看实物。如城市的孩子没有见过小麦、豆子,最好拿麦穗、豆荚让他们看看。      有的生字还须配合动作。如“出入开关”,就可以让儿童实地演示一下出门、进门、开灯、关灯的动作。有的生字,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效果更好。如“前后左右”,便可以让儿童说说,“你前面的同学是谁?”“你后面的同学是谁?”“把你的左手举起来!”“你写字是用哪一只手?”      我们在教学时,可以用连词或列举句子的方式帮助儿童理解字义,如学习“羽角齿革”,可以告诉儿童:这个字就是“羽毛”的“羽”。这就是“牛角”的“角”。“公象有一对很长的牙齿”,这就是“牙齿”的“齿”。这个字是“皮革”的“革”。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认一认”就是只要求学生看到这个字,能读出字音,知道什么      意思。有的老师在教完单字以后还要让儿童用生字组词、口头造句,我以为要求有点高了。需知,这是儿童刚刚识字,只要能“认一认”就够了,揠苗助长是不可取的。还有的老师给儿童讲每个生字是怎么演变来的,似乎也为时过早。学生刚开始识字,目标最好是单纯一些,涉及内容太多会增加儿童负担,也冲淡了识字的重点。      有的老师对这部分的插图提出一些看法,在此顺便谈谈个人意见。      1.“衣食住行”中的“衣”,插图画的是一个小朋友正在穿衣服。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发现学生由于受图的诱导,极易误读成chu?/SPAN>n,因而建议将插图改画为一件衣服。      能不能这么改呢?我以为是不可以的。什么是“衣食住行”?“衣食住行”就是穿衣、吃饭、居住、走路。插图准确地体现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如改画成衣服,意思就不对了。      2.“羽角齿革”的“齿”,画了大象的牙。有的老师认为:大象的牙一般称“象牙”,儿童不大会想到“齿”,所以建议改画为人的牙齿。      是不是可以这样改呢?我以为也不妥。因为在“舌牙耳目”中的“牙”,就是配画了人的牙齿。此处怎么能再画人的牙齿呢?更重要的是,这儿把“羽角齿革”放在一起,是因为这几样东西在古代是用于制作弓箭、旌旗、衣甲等的重要原材料。在古籍中经常将这几样东西相提并论。如“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羽角齿革,则君地生焉。”(均见《春秋左传》)其中的“齿”正是指的象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yw/2021-04-23/5685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