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原型的前世今生探讨
线框图原型是网站核心策略“着陆”的重要步骤。将机巧的想法转化为实际产品是一个复杂过程,这种复杂并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而更突出的表现在团队配合中;倘若三两个人的迷你团队,只需要很少的文档就能够达成协作一致;页面原型作为从创意到执行的中间文档,贯穿整个团队的工作,对于大型项目和团队协作的确有些效果。作为线框图系列教程的完结篇,本文将对页面原型的前世今生进行讨论,探寻抛弃原型的敏捷之路。
以前不存在
最初,万维网只是某些科学家的专利。在《画地为牢的框架设计》中,曾经提到过那种“极简梳形”页面,就是最基础的一种万维网应用;如果编写一个网页就像书写Word文档那么容易,那么也就根本不需要线框图原型。
最原始也就最本质,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简单Web页面虽然质朴,但的确是最接近内容本质的形式;商业给了Web大规模发展的契机,也带来了复杂网页结构,从此有了导航、Banner、框架结构……为了赢得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WUI无差别的嫁接了平面设计的因子,其副作用是让Web逐渐离开了内容本质轨道。
纸绘草图
曾几何时,网页设计是那些PS高手的天下(至少国内是这样);那些萌芽时期的网站策划者为了“指导”视觉设计师的工作,创造性地开始用笔和纸勾勒网页的样子,使得最早的“低保真原型”出现了。
使用笔和纸进行原型勾勒,是以最小的思维干扰完成网页模拟。很多产品经理、网站策划师不断的追求那些最新款的原型设计工具,而往往忽略了思维干扰问题。最初使用纸张作为原型设计工具,因为该方法不占用创作者多余的思维,不用去考虑原型是否精美,专注于设计规划;那些新款软件往往设置了强大的功能,让创作者疲于应付工具的使用,造成了思维干扰。所以,无论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原型设计,只要能否像使用笔和纸那样熟练自如就好,那就是适合你的设计工具,因为思维干扰最小。
线框图原型的本质
“线框图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烤白薯的本质是否为食物?”一样庸人自扰。线框图的本质是图,是一种建立在“视觉为先导”理念上的Web页面勾勒形式。
线框图产生原因是:大规模团队协作中的信息不对称。试想,如果视觉设计师懂得人机交互原理,如果交互工程师熟练掌握Html语言,如果页面架构师深入理解产品策略,如果产品经理能够亲自开发数据库后台,如果程序开发人员能够规划合理的页面结构,如果内容编辑能够独立进行系统架构……当这些“如果”成为现实,世界上压根不想要线框图!事实也证明,由一个人建立的个人主页往往不是从线框图开始的,因为一切尽在掌握。
原型的窘境
以图为本的线框图,与Web本质三要素的特征相悖,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了。
说不清的为什么
产品经理、网站策划师为什么要进行线框图设计呢?理由会有很多,或者给视觉设计师一个参考,或者给程序开发人员进行系统架构提供参考,或者是给投资人描绘伟大蓝图……在这些理由中,能够始终站得住脚的是“参考”二字;往往没有多少最终页面和线框图是完全相近的,因为网站始终不是一个静态产品,需要不断的运营修正;于是就有了奇怪的现象,当网站的核心策略需要改变,无论功能还是交互上的改进,必须要从原型设计开始,如果脱离了线框图,所有的部门无法工作。被原型所羁绊,是所有大型Web团队面临的问题;是线框图解决了工作流程的对称,也是线框图增加了信息同步过程,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从来都不敏捷的中间件
为了达到一致,聪明的人类在工程项目中使用了“中间件”,类如印刷钞票的雕版,配合标准件和流水线,能够快速的产生大量完全一致产品。网站这个产品和快速消费品有很大的区别,非常强调差异竞争;如果某个网站和其他网站非常类似,就是缺乏竞争力,就很难有立足之地。
页面原型,是从创意到执行的“中间件”,如果最终的产品必须是差异的,那么为什么要存在原型?在网络服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容易遇到这样的现象:投资人迫切的希望产品面市,不断的强调“敏捷”二字;为了寻找产品差异,网站仍然不断的在原型范围改进,造成与之配合的其他执行部门停工待料。
折腾人的原型测试
在此,并没有否定用户研究的意思,但任何研究结论都应该具有“普遍适应性”。面对网站的差异化要求,普适性似乎是很难达到的,于是任何网站都需要从最基础的用户采样开始,经历访谈、眼动仪、AB测试等复杂的流程,确立一个相对合理的原型。这些流程并不繁琐,但可怕的是:此类“用户研究”往往CaseByCase的单独进行,甚至变成网站之间的竞争资本。针对原型进行测试,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智者见智;劳累的是那些研究人员,折腾的是那些采样用户;如果不以最终页面提供给测试用户,而仅仅提供设计原型,至少是一种对用户的不尊重。
原型最终将向内容回归
原型要摆脱“视觉指南”的身份,就必须要回归到Web内容本质上来,即“语义化”原型。
一直以来都认为“懂得语义化Html是万维网从业者的充要条件”,然而编写页面代码的终究不是国人的母语,这也使得语义化愈加困难。曾经有位计算机教授提出过“在屏幕上出现汉字本身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的论调,有些极端,但也有些道理。
试想,如果直接提供语义化的Html作为“原型”,且所有的配合人员都深入的了解Html语义,那么可以抛弃线框图这个碍手碍脚的中间件,让“原型”本身即为最终产品,事半功倍。
要搭建一个全都懂得语义原型的团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曾经有产品设计人士使用Html页面制作原型文档,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因为不是所有的配合者都懂得Html语义。
寻找替代“线框图原型”的方法是写作本套教材的基本出发点,于是有了这个的解决方案:建立一套以母语为基准的Html语义转换系统。
<商标>网站策划机构.jpg商标>
<一级标题>网站策划师一级标题>
<自然段>这是一个汉语Html语义转换系统,它能够帮助整个团队理解深入理解语义,搭建标准的页面原型。自然段>
只要使用正则表达式,配合开发语言就能够把上面这段语义原型片断转换为下面的Html代码:
网站策划师
这是一个汉语Html语义转换系统,它能够帮助整个团队理解深入理解语义,搭建标准的页面原型。
梦想着有一天,产品设计人员只需要用Html语义写出页面的逻辑架构,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程序开发人员就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轻松的将“原型”转化为实际的网络产品,而压根再不需要什么线框图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yunying/SEO/12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