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并且自始至终,并在一定程度上号准学生的潜力的脉搏,不仅需要教师们集思广益,更需要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广泛地参与。下面是我经历的一件事儿,它让我认识到: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能够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这个故事发生在“学做特色餐”这一主题实践活动中。
洋芋饼,众所周知,又名土豆饼。如何用我们最熟悉的土豆制作特色菜?一提起这个话题,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可是,说来说去,都是对西红柿这个事物表面的描述,让人觉得是在泛泛而谈,不够生动形象,不能打动人。
如何引导他们去更好、更生动地化解这一难题呢?组内的老师们经过研讨后,认为:如果换用西红柿的口吻来叙述,把这种单纯的讲述改成一种拟人的形式,是不是会生动很多呢?不过,这涉及到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作为小学生能领会得很到位么?于是,我在七年级进行了一次尝试。
上课铃响了,我拿着几个土豆和一些糖、盐、面粉、十三香、辣椒粉等调料走进教室,同学们看到我手中的东西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我故作神秘地拿起一个外形漂亮的土豆,说:你们知道她是谁么?学生们先是面面相觑,然后异口同声地说:这不就是一个土豆么!我大声地纠正:“不,她是一位女士,名字叫洋芋。”“哦!知道啦,那个大一些、青一点的,一定是位土豆先生了!”我迅速把土豆切成丝又把带来的各种调料拿起来,“现在,这几位客人要到土豆小姐的家做客,同学们说说,哪一个客人会受到欢迎,又有谁会被拒绝呢?”同学们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纷纷扮演起了土豆先生、土豆女士、糖小姐、盐奶奶、辣椒大叔和十三香兄弟,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起来,有的同学说:“我是土豆女士,我最喜欢的朋友是糖小姐,快快快,请上座”;有的说:“我,是一位土豆绅士,盐奶奶是我的老朋友了,里面请吧”还有的说:“虽然辣椒大叔和十三香兄弟总是对我们虎视眈眈,可既然来了,就进来调节调节气氛增加点新鲜感吧!”…趁着同学们的这股热情劲儿,我不失时机地总结道:如果能站在研究对象的角度上去体验和思考问题,你就会在了解事物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多一份对它的理解,就会更生动、形象地阐述你的研究。这就叫做换位思考。有的学生立刻就说:对呀,我们可以用蔬菜的口吻来讲故事,也可以用不同细菌的口气来对话,还可以把锅碗瓢盆也变成会说话的朋友…我又趁热打铁:“对事物是这样,对人也一样,如果能经常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就会比较全面、客观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就更容易理解他人,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同学们不住地点头。原本认为很难理解的道理,在实践中变得通俗易懂。
在整个主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一直兴趣盎然,遇到问题了就会主动换个角度去想一想,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提高了,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想办法、出点子。就连家庭的餐桌上,也不时会看到他们的“大作”。
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课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换位思考,并逐渐养成习惯。这对他们的一生都将是有益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yw/2021-04-23/6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