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0年前,比利时的一家报纸曾在显着的位置刊登了这样一则充满激情的消息:“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吧!当我们还在漫漫黑夜时,中国人在干什么?”原来,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正在欧洲巡回展出。这一距今2000多年的文物珍品,从1980年开始,在欧美和日本各地展出,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而前来中国访问的各国元首政要以及旅游者,几乎全都要去西安,亲眼目睹气势宏伟的兵马俑阵容,盛赞兵马俑的报道和文章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上,秦始皇陵兵马俑在世界范围里掀起了“中国热”。
秦始皇陵兵马俑最初是被陕西临潼县西杨村村民发现的。原先,这里祖辈就有地底深处有“瓦王爷’’的传说。1974年,村民们为了抗旱,在村南柿树林畔打井,挖到5米多深的地方,真的发现了“瓦王爷”一一个陶制的人头塑像。恰好一位干部来检查打井进度,他急忙把这个消息报告告给县文化馆。经过文物部门几年的勘察发掘,气势非凡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终于展示在世人面前。
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已发掘了三个,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出土兵马俑7000多件,各种青铜兵器上万件。三个坑呈“品”字形,每个坑中的陶俑兵种和阵容各不相同:一号坑是以步兵为主、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东边3列步兵俑,每列68尊,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南北两侧和西边各有1列横队,则是军阵的侧卫和后卫。陶俑有步兵俑、弩兵俑、车兵俑和骑兵俑四种。手持各种兵器的步兵俑列成纵队和横队。弩兵俑作张弓待发姿势。车兵俑手握兵器跟在战车后面。骑兵俑站立马旁,一手牵马一手紧握兵器。整个军阵规模庞大,布局严密。二号坑与一号坑不同,它由四个方阵构成,东边是由跪式和立式弩兵组成的弩兵方阵,南部是由驷马战车组成的车兵方阵,中部是由车、步、骑兵俑组成的混合方阵,北部则是骑兵方阵。四个方阵有机地组合为曲尺阵形,进可攻,退可守,首尾呼应,变换灵活。三号坑又有自己的特点,它有驷马战车1辆,除了与战车配套的4尊车兵俑外,其余64尊卫士佣手中年拿的不是实战兵器,而是体现仪仗威严的物品。看样子,它是这支军队的统帅指挥部分。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这一发现之所以震惊世界,是因为它出土的不是像埃及、希腊、意大利出土的那种单个的艺术精品,而是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让世人震撼的艺术精品群体。站在兵马俑坑前,我们仿佛看到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指挥着千军万马,进行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
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不但在军事史上有巨大的价值,而且在艺术史、科学史的研究上也有独特的价值。它再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使世界了解中国古代文明。
兵马俑艺术是直接表现“人”的艺术,其重要的艺术特点是“传神”:有的嘴努起,胡须翻卷,显得坚定而刚毅;有的立眉圆眼,眉宇间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显得憨厚淳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表现出雅静和内秀;有的侧耳凝听,机警聪敏;有的低首牵马,似乎若有所思。站在它们面前,我们好像站在活人面前,忍不住想和它们交谈。
兵马俑之所以栩栩如生,神情各异,是因为它的创造者具有很高的科学精神和艺术技巧。考古学者对700多个秦俑逐个测量,发现它们的形体、结构、比例、质感都以准确的解剖结构为依据,连手指关节的长短、肌肉的厚薄、眼角眼皮的轮廓都合情合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才注意研究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并运用到绘画雕塑等艺术中去,而我们的祖先比他们早1000多年就已经知道了,并在艺术的细节上下工夫,注意从服饰、动作和面部表情上表现不同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从而产生了无一雷同的艺术效果。
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
兵马俑的制作技术也是令人惊叹的。据考古学家研究,兵马俑制作分四道工序:先是用模具把黄泥制作出下肢,形成下半身的实心底盘,用厚约3~5厘米的泥条盘绕其上,构成中空的体腔,把事先用模具制出的手臂和头部粘接于胸腔上,形成人像的粗胎。第二道工序是细塑。在粗胎稍干后,再在上面涂上细泥,进行细致的雕塑,刻画出衣领皱纹、眼、嘴、头发、胡须等细节,粘接上耳朵、鼻子、甲钉等小件,经仔细刮削磨光后阴干成型。第三道工序是装窑烧制。这一道工序技术难度很高,窑内温度始终要保持800~940C,才能使陶俑各部分受热均匀,烧出后“视之色如青石,扣之声如磬玉”。最后一道工序是彩绘。先在烧制成型的陶俑上涂一层透明胶,然后分别在衣饰、皮肤的不同部位绘上红、绿、蓝、黄等几十种不同的颜色。秦俑的制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发达的科学技术,令许多国外的科学史家惊叹不已。
秦始皇陵兵马俑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受:到世界人民的瞩目,也使中国人无限自豪。一位在海外生活多年的老华侨带着全家驱车几百公里到洛杉矶看兵马俑巡回展。他在展览的留言簿上写道:“展览使中国人扬眉吐气。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我要让孩子们永远记住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后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yw/2021-04-23/5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