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全体学生的写字习惯,基本的写字技能,应成为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一个方面。”这是因为,写字不单纯是一种书面传递信息的工具,汉字里面还蕴涵着大量民族文化的信息。三年级上册教材在开篇部分就安排了以“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为主题的习惯培养内容,旨在突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字则又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基础内容之一。 一、 正确认识写字习惯培养的本质内涵 1. 主体性内涵。 习惯是一个人长期养成的思想行为模式的固化。从学生个体习惯的角度来看,习惯的形成是由外显认知阶段向内隐的自动化阶段的转化过程。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过:有思考,才会有触动;有触动,才会有行动;许多的行动才能积累成一点点的习惯;许多的习惯才会积累成一点点的传统;许多的传统才会积累成一点点的文化。由此可见,学生学习习惯的获得,离开了学生主体的主动思考与行动是不可能形成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监督,但又不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它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行动、再思考、再行动而逐步形成的。古人云:“思之自得者真,习之纯熟者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本着思考有所得、实践成习惯的指导思想进行本册习惯内容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 文化性内涵。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写字习惯不光是学生个体的行为,它更蕴涵着大量民族文化的信息,负载着文化的传承之责。以写好毛笔字为例。毛笔的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有了丰富的文化的积淀。因此,认真写毛笔字,不光要让学生会写,还要写得好,更要让学生在认真写字的过程中逐步热爱汉字,尊重汉字,从情感、态度上对中国文字产生认同感与自豪感。在培养学生写字习惯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祖国文化历史,感受方块汉字形体的美与书写的奥妙。从写字的文化传承功能上去审视写字习惯的教学,它的教学目标应是“三维”并举的。 二、 精确锁定教材编排要达成的目标 本册用图画的形式突出了习惯培养的两个主题:一是认真写钢笔字,二是认真写毛笔字。正确地认识教材的编排意图显得十分重要。 1. 认真写钢笔字。 教材的第一至三页用十三幅图呈现了认真写钢笔字这一主题。第一页的第一行有两幅图,圆圈内特写的是钢笔的正确执笔方法,第一行的另一幅图与第二页的第一幅图是从侧面与正面来展示正确的写钢笔字的坐姿。第一至三页分别安排了钢笔书写的词语、古诗与文章,旨在给学生提供钢笔书写的款式要求。第三页的下两行分为两个内容。一幅图的内容是六枝钢笔,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钢笔,对钢笔的外形与结构有所了解。另五幅图是一个连贯的图画,显示了钢笔从清洗、吸水、擦拭、装套及盖墨水的全过程。从教材的编排意图分析,意在达成以下四项教学目标:① 认识各种钢笔。② 掌握钢笔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③ 了解在稿纸上钢笔书写的要求与行款。④ 巩固良好的写字姿势。 2. 认真写毛笔字。 教材的第四、五页是一个通版图,呈现的是认真写毛笔字这一主题。第四页第一幅图显示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如何握毛笔。第五页上面的图展现的是一位同学执笔写字的情形。第五页右下角的图显示的是一个学生在悬肘创作。这三幅图旨在多角度地呈现给学生正确的握毛笔方法及书写姿势。第四页还显示了写毛笔所需要的材料,即“文房四宝”,同时又显示了型号不同的六支毛笔。可见,认识毛笔,认识书写材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教材的第四到第五页再次呈现了连贯的写毛笔字的过程,铺纸掭墨,执笔描红,洗笔挤水,整理上套。这个过程要注意的内容较多,有执笔、掭笔、洗笔等多个环节。第五页的第一、二行还展示了两幅写好的字,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毛笔字的书写行款,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欣赏毛笔字作品的好材料,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从教材的编排意图分析,意在达成下面四项教学目标:① 了解毛笔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② 初步了解“文房四宝”。③ 学会如何使用和保护毛笔,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④ 掌握毛笔字的书写行款,初步学会欣赏毛笔字,爱写毛笔字。 从教材安排的五页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编者将认真写好钢笔字与毛笔字所需要的认知性知识与技能性知识作了充分的展示,同时又加入了情感、态度的渗透。但如何将这些静止的图片变成可视、可感、生动有趣的活素材让学生欣然接受,从中获益,形成习惯,则需要教师对教材再次开发。因此,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就成为教师进行教材二度开发的空间。只有将教材编者的意图与教者的意图、学习者的意图达成默契,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也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yw/2021-04-23/56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