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人的精神的最基本的构成物。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也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有人说,语言是思想的博物馆,是流动的空气。它弥漫在我们生活的四周,塑造着我们的气质、性格、感知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如果没有语言,就无法用“人的感觉”来感受这个世界,就几乎没有人的精神(或者说只有极为简单、肤浅的精神)。语言是“人的精神本体”,语文教育实质就是“精神教育”。 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现象,“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每个人的心灵都寄寓、栖居在语言中。因而,语言就是人本身,语言就是世界本身,语言本身就是文化。说到底,母语教育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学习一个词,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窗;学习一句话,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门;学习一篇课文,就是给人的精神开辟一番新天地!为此,国标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的选文,十分注重为学生“终身精神发展打底”。下面就选文特色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选文特色 1? 历史性课文——拓展精神空间。 历史是增进个人与整个人类的情感联系、熟悉人类经历的心路历程的桥梁和纽带。在人类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刀光剑影、生死离别、血腥与暴力、眼泪与欢笑,以及正义战胜邪恶、文明战胜野蛮的艰辛与曲折,一场场的喜剧、悲剧、闹剧竞相上演,令人目不暇接。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中选编的《卧薪尝胆》、《孙中山破陋习》、《军神》、《第八次》等涉及历史的课文作为教育内容,作为承载学生心灵飞升的载体,能够给学生宣泄情感、升华体验、深化认识的精神空间。面对一篇篇历史性的课文,学生可以笑,也可以哭;可以追思,也可以戏说;可以歌颂,也可以怒骂。这对于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2? 古代诗歌——培植审美情操。 “健全人格”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包括优秀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生活情趣、高雅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审美情操等。在建构现代健全人格的过程中,笔者以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具有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巨大作用,诗以美的意境,为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更为广大的生命空间,可以增加现代人的生活情趣,培植人的审美情操,从而使人的生命更为充实与富有意义。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的古诗选文力图体现这一旨意。譬如,读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的千古绝唱,谁能不为那“丛林尽染,万山红遍”的自然美景所陶醉?读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的千古名句,谁能不与作者一起产生一种空明寂寥的心理感受,难道这仅仅是对自然的感受?不,这是对生命的感受,是对生命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的感受。不进入审美的境界,便无法获得如此深刻的感受,更不能创造性地表达这种感受。如果能引领学生真正沉浸在诗意的情韵中,哪怕只是临时而短暂的,也会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另一层面而觉得更有意义。虽然古诗的审美不是生活的主调与生命的全部,但却是人生的精神驿站与心灵的温馨家园。 3? 现代散文——提升审美情怀。 散文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智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心血的燃烧,它的背后站着深厚的知识基础,丰厚的生活体验,丰赡的审美情怀。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选编的现代散文,讲究弹性,具有鲜活美;讲究密度,具有灵秀美;讲究质料,具有睿智美。 所谓讲究“弹性”,是指选文的文体和语气变化多姿、鲜活美丽。如,“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好看极了。”(《西湖》)这些语句活泼、新颖,鲜活亮丽,让人拍手叫绝。 所谓讲究“密度”,是指在一定的字数内,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美感要求的分量。如,“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东方之珠”》)又如,“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拉萨的天空》)咏哦吟诵这让人怦然心动的文字,顿感字字珠玑,词词琦琛;细细玩味这充满灵秀的美文,嚼之口香,闻之耳净。可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步步莲花,美不胜收。 所谓讲究“质料”,是指构成课文字句的品质追求至上境界,充满睿智美。如,“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做一片美的叶子》)多么启人心智的妙悟。读了这些文字,感受最深的就是充盈于文字之中的睿智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yw/2021-04-23/5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