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本着课标理念,在应用题教学中,坚持指导学生“读读、划划、想想、说说”,强化审题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注重读题,了解题意
先初读,目的是让学生初步阅读题目,了解题目讲的是怎么一回事。通过轻声读或默读,疏通语句,再清重点词语,初步了解题目内容。再细读,在初读的基础上,弄清题目、条件和问题,要求学生细读后能简单地复述题目。如:“小红家养鹅5只,养的鸭的只数是鹅的3倍,养的鸡的只数等于养的鹅和鸭的总数,小红家养鸡多少只”。学生可用“鹅5只,鸭是鹅的3倍,鸡是鹅、鸭的总数”来复述题意。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有些应用题叙述的事实往往给学生带来解题的困难。因此,教师要根据题目的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凭借已有经验,拓展思维。教师还可以通过画图、演示来帮助学生了解题意。
二、画线记点,加强感知
划出题目的条件问题,点出关键性词语,这是前一步的继续,是学生对题目掌握的感知过程。
小学生的注意范围大小,不仅受知识经验的限制,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所注意的对象具有狭隘性。换言之,学生记住应用题的条件、问题、内容的范围是有限的。而且他们往往是记住部分条件就忙于思考,因而做出错误的解答。尤其是记忆力、思维能力较差的同学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有两捆塑料绳,第一捆长45(1/4)米,比第二捆长5(5/6)米,这两捆塑料绳一共长多少米?”有少部分学生稍不注意,列式为:45(1/4)÷+5(5/6)。分析其原因是学生只记住题目中“第一捆长45(1/4)米,第二捆长5(5/6)米,一共长多少米”,而忽视了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划条件、问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或不同的符号表示,如:“——”表示条件“……”表示关键词等,强化学生的有意注意。在画线记点的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关键词语作必要的解释。从而使学生对题意得到进一步理解。
三、边读边想,拓展思路
一是思考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联想可求的问题(即中间问题)是什么;二是思考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联想到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如由“已经做了5天,每天做75套”想到“已做了多少套”;由:“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造50件”想到“原计划每天造多少件?实际每天造多少件?”由“用去3/5”想到用去单位“1”的3/5,剩下单位“1”的2/5。还可以从应用题的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思考,与过去已学过的应用题进行比较。如:“甲从东庄走到西庄需要3小时,乙从西庄走到东庄需要2小时,如果甲、乙分别从东、西庄同时相向出发,需要经过几小时才能相遇?”联想到“工程问题”。
四、各抒己见,探求解法
在读、划、想的前提下,要给予学生用自身言语表达的机会。经过充分的感知,丰富的联想,加之旧知识的迁移,学生就会在脑海里寻找隐蔽的数量关系,摸索、选择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此时,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即使所说的不是最佳方法。也要积极鼓励,使他们能大胆发散思维,然后通过比较。让他们多中求好,好中求优,从而正确地解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