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我十分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作为学习数学知识的源泉,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拓宽数学知识的应用渠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捕捉生活资源
如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课前我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自己班级的课程表,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手上拿到的是我们班的课程表,请大家数一数,学校给同学们每天安排了几节课?(生:6节)那么,我们一个星期总共上了几个6节课呢?可以用什么算式计算?(生:6×5)要用到几的乘法口诀?”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新授的学习内容。
二、创设生活情境
如教学“分一分”一课时,在巩固练习这个环节中,我结合习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老师昨晚在永好百货超市买了一大堆东西,现在我把它们摆放在桌上让大家看。”(多媒体投影:小食品——果冻、巧克力、旺旺QQ糖、营养奶糖,文具——油画棒、橡皮、铅笔、直尺,水果——芒果、甜瓜、苹果、西瓜,玩具——汽车模型、水枪、斗兽棋、“百万大富翁”游戏棋等)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老师昨晚到超市去买了些什么呢?
生1:水果。
生2:斗兽棋。
生3:“百万大富翁”游戏棋。
生4:小食品。
……
师:想不想帮老师把这些物品分分类呢?同桌同学商量一下,看看这些物品可以分成哪几类。如果能准确地帮老师分类,老师将这些物品全部奖励给同学们。
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兴趣盎然,看的看、写的写、议的议,教室里十分热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很快,学生们就把这些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
三、参与生活实践
如教学“认位置”中的第二课时(即教学认识“左右”),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中,我结合教材习题,设计了一幅上下楼梯的图画。如下:
师:图中的小朋友都是靠右边走的吗?(话音刚落,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
生1:男的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
生2:女的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
生3:男的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女的小朋友是靠左边走的。
生4:女的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男的小朋友是靠左边走的。
生5:男的小朋友和女的小朋友都是靠右边走的。
学生们争执不下,这时。我让学生们排成两队,在楼梯里模仿上下楼梯。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对方向的变化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如果光看图片来判断左右。学生容易受主观意识的影响,作出的判断往往不准确,而将其设计成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
又如教学“位置与方向”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 课前调查活动:早晨,你站在操场上面向太阳,画出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标志物。
2 课中,让每位学生说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是哪位同学。
3 课后,利用所学知识,说说自己房间的物体。
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充分开发了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环境中学习数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
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如学习“分米和毫米”后,学生应知道学校教学楼高大约是12米(约三层楼房)而不是12厘米或12分米,电话卡或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而不是1厘米;学习“时、分、秒”后,应知道做一次深呼吸用了3秒钟而不是3分钟;学习“千克和克”后,应知道一头猪重100千克而不是100克,一枚硬币大约重1克而不是1千克……
其次,指导学生会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结合课本上的习题,让学生给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并计算需要多少材料;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计算每个房间的地面面积,并计算铺地板砖的数量及购买钱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其实,教科书上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0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