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上下、前后、左右”的认识安排在一年级下册
有的教师认为上下、前后、左右比较简单,一年级上册教学序数时(图1),要辨别左右,所以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一年级上册比较合适,安排在一年级下册晚了些。
教材现在这样编排有如下考虑。
1.主要是由于在认识左右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左右的相对性认识。而左右的相对性对儿童来说理解比较困难。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一般要在7-9岁,才能逐渐以他人为标准辨别左右。如果按此规律,学生在8岁时,也就是在二至三年级时,学习左右相对性比较适宜。但考虑到学前教育,以及后续知识的学习等因素,教材把左右的相对性内容安排在一年级下册。
当然如果不涉及左右的相对性,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安排在一年级上册。考虑到左右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初步感知体会,所以教材中安排了左右的相对性内容。
2.一年级在没有认识左右时,要判断从左数起(或从右数起),谁在第几,这时要先辨别左右再数数。由于读书、写字等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所以在教学序数时完全可以利用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
二、左右的相对性教学尺度问题
(一)左右的相对性教学要求上如何把握
考虑到左右的相对性认识的难度,教材只是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体会,没有安排脱离操作判断左右相对性的习题。教学时,也应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适宜的活动。例如两个学生面对面,教师发口令:拍拍自己的左(右)肩,拍拍对面同学的左(右)肩……学生按口令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所以这部分内容不宜作书面考试。
(二)在练习和考试中如何回避左右的相对性
有教师反映,在左右的练习和考试中,有时左右的相对性回避不了。例如图1中“女孩的左边是谁”就有不同的答案,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上述问题就是判断左右时以谁为标准的问题。以谁为标准一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把观察的对象按属性进行分类。
1.观察的对象是无生命的物体(图2),一般确定左右的标准是观察者。
2.观察的对象是人或动物,有两种情况。
(1)当问及的问题涉及人或动物身体的左右时(图3),一般以人或动物为标准。
(2)当问及的问题不涉及人或动物身体的左右时(图4),以谁为标准皆可。
如图4,如果以观察者为标准,女孩的左边就是奶奶;如果以女孩为标准,女孩的左边就是爷爷。像这样判断照片中某人的左边或右边是谁时,以照片中的人或看照片的人为标准都是可以的。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最好是标明参照的标准,例如给图5中的某人或某动物加上标明参照标准的说话框,这样就没有异议了。
三、有关计算教学的问题
(一)有关算法多样化的问题
计算教学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这次课程改革中计算教学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其内涵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这一点也得到了教师的呼应,并很快在课堂中得到体现。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问题浮现出来,教师也由最初的激情互动转为理性思考。
1.算法是不是越多才能体现多样化?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算法多样化追求的是尊重差异、尊重本色、尊重真实,学生自发想出的算法是最真实、最本色的。因此教学应实事求是,应主要呈现学生自发想出的算法,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再选择或推荐一般性的算法。不能为多样而多样,让学生绞尽脑汁,想出与众不同的、费解的算法。
2.如何处理学生的多样算法?对于学生出现的算法,不能散乱地摆放在黑板上,应该进行分类梳理,逐一分析算理。我们结合“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说明。例如12-9,学生可能出现下面一些算法。
①破十法:10-9=1,2+1=3。
②连续减:12-2=10,10-7=3。
③想加算减:9+3=12,12-9=3。
④其他,如数数:11-9=2,2+1=3等。
对于这些方法,不能只停留在罗列的层面上,应在分类梳理的基础上选择一般性的算法,如第①-③种,让学生理解其算理。可采用先让学生讲算理,再让其他学生复述算理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他人算法,修正自己的算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提高。
3.在多种算法中教师能否有一定的倾向性?在诸多算法中,在特殊算法和一般性算法。特殊算法要受数据和个体思维习惯等因素影响,某种特殊算法对某人或某题比较适合,但对另一人或另一题可能就不方便了,有的虽然可行,但操作烦琐,效率比较低。而一般性算法具有通用性和简捷性,一般不受个体和题目的限制,是通法通则。例如上面呈现的“破十法”“连续减”以及“想加算减”都是一般性算法,其中最具优势的是“想加算减”。其原因是:第一,简便快捷。因为“破十法”“连续减”都需要两步,而“想加算减”只需一步。它对后续学习非常重要。例如在多位数减法中,当某一步需要退位时,如果用“破十法”或“连续减”计算,仅退位这一步就需要两步计算,如此下来整个计算步骤就会增加,出错率也会增加,如果用“想加算减”整个计算就变得简捷明了。第二,沟通了加减法的内在联系。第三,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具有一举两得的功效。既然“想加算减”有如此多好处,那么教师能否倾向于“想加算减”呢?当然可以,但要注意处理好多样化与一般方法之间的关系。在开始学习时,几种一般性算法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采取一定策略,让学生逐步体会“想加算减”的优势,促使学生自发选择和掌握“想加算减”的方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8451.html